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检正二首·其二》
《挽陈检正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忆昔都门道,光华辱宰卿。

丁宁盐筴纤悉民情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

祇今空老泪,难使浊河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惊时(jīng shí)的意思:在关键时刻出现令人惊讶的事物或人物。

门道(mén dɑo)的意思:门道指的是某种事物的奥秘、诀窍或技巧,也可以表示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方法。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时论(shí lùn)的意思:指时事评论、时局评述。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纤悉(xiān xī)的意思:非常熟悉,了解得非常细致。

盐筴(yán jiā)的意思:盐筴指的是以盐为筹码或货币进行交易,比喻以利益为目的的交易或商业活动。

浊河(zhuó hé)的意思:指水流浑浊、不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陈检正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已故陈检正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首句“忆昔都门道”,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京城道上的场景,引出对陈检正的追忆。接着,“光华辱宰卿”一句,既赞美了陈检正的才华与地位,也暗含对其为官之不易的感慨。

“丁宁话盐筴,纤悉见民情。”这两句描绘了陈检正关心民生、细致入微地了解百姓疾苦的情景,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勤勉与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丁宁”(叮嘱)和“纤悉”(细微),诗人强调了陈检正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体恤。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陈检正分别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他的怀念之情愈发深厚。诗人想象着三年后,人们会传颂陈检正的美德与功绩,这既是对陈检正高尚品德的认可,也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寄托。

最后,“祇今空老泪,难使浊河清。”诗人感叹于自己只能以泪水表达对陈检正的哀思,而无法改变世事的无常。这里以“浊河”比喻社会的不公与混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陈检正生前事迹的追忆,展现了他对民众的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宾客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

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

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

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

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

斸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

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

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0)

赠少室山麻襦僧

秖辫麻为衲,此中经几春。

庵前多猛兽,径小绝行人。

泉近濆瓶履,山深少垢尘。

想师正法指,喻我独迷津。

(0)

送贾谟赴共城营田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

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

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

(0)

送朱庆馀越州归觐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

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

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

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

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0)

波冲乱石长如雨,风激疏松镇似秋。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