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帽山》
《大帽山》全文
宋 / 释圆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

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

逆风松势偃,触石水声喧。

定有幽栖者,何因晤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àoshān
sòng / shìyuán

zhòngshānjiēràngfēngzūn

juédǐngshíyóuzhōnglínzhòuhūn

fēngsōngshìyǎnshíshuǐshēngxuān

dìngyǒuyōuzhěyīny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石(chù shí)的意思:触摸石头,比喻寻找事物的根本或真相。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弭伏(mǐ fú)的意思:平息、缓和。

逆风(nì fēng)的意思:逆境中坚持前行,不被困难所阻挡。

石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坚硬如石头的水,形容冰冷刻薄、无情无义。

晤言(wù yán)的意思:相互交流、互相对话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帽山的独特风貌和环境。首句“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展现了大帽山在群山之中的崇高地位,犹如众星捧月,凸显其雄峻。接下来的“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描述了山巅上时常云雾缭绕,即使白天也显得阴暗,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气候的多变。

“逆风松势偃,触石水声喧”通过描绘松树在强风中倾斜的姿态和山间流水冲击岩石发出的喧嚣,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景观的生动与壮丽。最后两句“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诗人想象着山中可能隐居着高人雅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要与他们交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山水为背景,寓含哲理的山水诗,体现了宋代理学家们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作者介绍

释圆悟
朝代:宋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猜你喜欢

微雨

微雨闻清夜,情知未即沾。

山田多益善,塞苑冷何嫌。

菜町叶方茁,荞坡花尚纤。

老农与老圃,宁识虑常兼。

(0)

每来偏爱荷犹存,虽非三径实仙源。

藏鸥友鹿秀而野,徼露荡风廉且温。

托根常在云霞表,驻年八千应觉少。

卉中君子诚有之,予方惜此冯唐老。

(0)

夕烽用杜甫诗韵

放烟初入夜,一炬达长安。

斥堠常窥伺,关山多破残。

那辞失误罪,可识接传难。

治乱当时况,了凭诗史看。

(0)

咏玉人牧驼

茂陵刘郎志吞胡,匠肖胡产琢㻬琈,用志弗忘置座隅。

千年出土双峰孤,如闻鸣?过塞途。

金铃缋罽何须渠,配以司牧事例朱。

试问氏族奚答诸,是人姓李非姓苏。

(0)

雨后御园即景

半月春巡两度雨,御园景物恰堪题。

所欣在彼不在此,遂及曰东复曰西。

丝柳轻梳惠风畅,绮花润缬霁光䨑。

西山新翠满襟袖,又见生云傍晚低。

(0)

仲春昆明湖上

晴晖送暖涣冰纹,归岫西山有宿云。

放眼柳条丝渐软,含胎花树色将分。

女牛左右徒闻古,凫雁光辉各命群。

陆町溪塍都润泽,行将来往课耕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