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鹳鸣何验,江龙饮亦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祷祀(dǎo sì)的意思:祈求神灵保佑,祭祀神明。
鹳鸣(guàn míng)的意思:指鹳鸟鸣叫,形容声音高亢激昂,意味着表达出人们内心的豪情壮志。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世虑(shì lǜ)的意思:指因为过度担心而忧虑,对世事忧虑不安。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忧旱二首(其二)》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野人遗世虑”揭示了诗人以平民百姓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他超脱于世俗忧虑之外,却无法忽视现实的困苦。次句“水旱独关渠”强调了干旱对农民生活的重要性,暗示了水利设施在应对天灾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句“垤鹳鸣何验”通过蝼蛄和鹳鸟的叫声来象征旱情的严重,但这些自然现象并不能预示确切的缓解,暗示了人们的期待落空。“江龙饮亦虚”进一步描绘了干旱的严峻,即使祈求江神也无法带来雨水。
“田畴堪一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地荒芜、庄稼枯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农夫辛勤劳作却无收成的同情。“祷祀竟何如”质疑了祈祷和祭祀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有效性,流露出深深的无奈。
最后两句“夜坐看星月,临风益叹歔”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面对星空,感受清风,更加深沉地感叹世事艰难,体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无尽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浮丘用前韵
葛仙坛上转南薰,日莫登楼见霁文。
锦绣山河形四塞,金银宫阙气平分。
艺兰旧事聊随俗,刻竹高谈屡对君。
鲁酒半倾花上露,楚香频撷涧边芸。
听笙稍见来天仗,举扇谁能障海氛。
丹铫弃来犹偃月,紫荷飞后尚蒸云。
鸟窥歌席成清韵,草藉行衣带异芬。
但可淹流延夕景,不妨嘲笑倚微醺。
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