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铁冠道士寄书》
《铁冠道士寄书》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金甲将军传好梦,铁冠道士新书

我与云长隔异代,翻疑此事太荒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ěguāndàoshìshū
sòng / ruòshuǐ

jīnjiǎjiāngjūnchuánhǎomèngtiěguāndàoshìxīnshū

yúnchángdàifānshìtàihu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隔异(gé yì)的意思:指隔离、分隔、隔绝异己。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甲(jīn jiǎ)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黝黑如金属甲胄。

铁冠(tiě guān)的意思:指权势盛极一时的人。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异代(yì dài)的意思:指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下的人或事物之间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意味。

翻译
身披金甲的将军传递着美梦,
头戴铁冠的道士寄来了新书。
注释
金甲:形容将军的装备华丽。
将军:古代军事领袖。
传:传递。
好梦:美好的梦境。
铁冠:道士的传统头饰,象征智慧。
道士:信奉道教的宗教人士。
寄:邮寄或托人传递。
新书:刚收到的书信。
我:诗人自己。
云长:关羽,三国时期的名将。
隔异代:相隔不同的时代。
翻疑:反而怀疑。
太荒虚:过于离奇,不真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名为《铁冠道士寄书》。诗中通过对金甲将军和铁冠道士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对时空隔阂所带来感慨。

"金甲将军传好梦,铁冠道士寄新书。" 这两句诗设置了全诗的意境,将听闻金甲将军传来的美好梦境和收到铁冠道士寄来的新书联系起来,透露出一种对远方英雄事迹的憧憬。

"我与云长隔异代,翻疑此事太荒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临那些伟大事件的遗憾和怀疑。在这里,"云长"可能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名将赵云,而"异代"则强调了时间上的隔阂。"翻疑此事太荒虚" 表示诗人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不免会产生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因为它们听起来似乎过于神奇和不切实际。

整首诗通过对远古英雄的事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间距离感的沉思,同时也透露出了对于那些无法亲身经历的伟大时刻的一种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玉连环.月夜论诗迟潘夫人不至

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

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

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

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

(0)

解语花.赠沈释堂侍讲典试

帝心隆眷,文采千秋,珠玉光争射。典仪风雅。

飘丹桂,月阙梯云先驾。班扬阮谢。

看桃李、巍然声价。不胜衣、金带垂腰,楚楚惟盈把。

此际凤池清夜。有瑞烟银烛,瀛署杯斝。宫槐琼榭。

龙蛇字,风雨也堪惊怕。香尘似麝。

归朝去、纶音重下。东阁开,新筑沙堤,待沐升平化。

(0)

清平乐.咏西瓜

绿橘圆洁。秋水红冰结。饱食且须除内热。

莫问幽风几月。当年玉碗金刀。分甘曾趁良宵。

又是秋期近也,不堪归路迢迢。

(0)

青玉案.送春

小桃忍受黄莺骂。便几日、恹恹谢。

雪样荼蘼开满架。芳情灰冷,泪痕珠泻。

忙了鸳鸯帕。落红堆满阑干罅。愁与恨、无从卸。

独对残灯明又灺。伤心楼上,晓钟催打。

断送春归也。

(0)

忆江南.冬景八阕·其二

堤上柳,寂寂对霜葭。

断尽愁丝难挂月,送残客酒未还家。羌笛怨天涯。

明月夜,风露冷垂霞。

西子眉消欹点麝,楚宫腰怯怨栖鸦。青向渭城赊。

(0)

池上纳凉

月上池塘冷,微波浸碧莲。

香风吹不断,凉意似秋天。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