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
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浮世(fú shì)的意思:指现世、尘世,也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和变幻无常。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莱子(lái zǐ)的意思:指人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养志(yǎng zhì)的意思:培养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意志力。
异致(yì zhì)的意思:指不同的原因或目的导致结果不同,行动和目标不一致。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白头亲(bái tóu qīn)的意思: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的《述怀四首》之四,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管宁和范雎的仕途选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不屑。诗中运用了“东浮海”、“西入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仕途之路,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两种不同选择。
“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 开篇即以管宁和范雎的典故起笔,管宁选择了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而范雎则踏入了权力的中心。这二者的对比,暗示了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
“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 接下来,诗人指出尽管管宁和范雎的最终结局不同,但都未能逃脱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尘埃。这句话体现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 诗人回忆起他们在世时的情景,认为如果能像隐士一样享受宁静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珍贵。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之慕莱子,归侍白头亲。” “莱子”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诗人表达了对莱子的仰慕之情,并希望能在晚年回归家庭,侍奉年迈的双亲。这体现了对亲情的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期待。
“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 最后两句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奢华更为重要。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心灵的滋养,而不在于外在的权势和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选择进行反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批判,同时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更寻思,谁得失,孰亏成。
潜鱼要向深渺,犹恐太分明。
且愿时清无事,长把书生阁束,归践对床盟。
强似抗尘俗,岁岁上陪京。
昔我堕极南,去兹千万山。
见面夫岂易,附书良亦难。
官今听之归,连日乃获语。
洗苏尘埃怀,如久旱得雨。
君才日苍苍,略已千丈长。
计其所功用,可中栋与梁。
如我蓬艾等,怒长不尺寸。
秋风一摧折,仅可供束蕴。
宜君有声名,光彩益以新。
而我复何事,强谓诗穷人。
春秋了集义,诗笺复编类。
建有朱校书,婺有吕正字。
二公今儒先,名满天地间。
勿谓东家丘,睎颜人亦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