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綵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吴 江 次 韵 行 父 之 作 宋 /李 弥 逊 重 来 □□又 成 空 ,旧 榜 今 无 卧 彩 虹 。故 国 平 嗟 □瓦 砾 ,新 亭 犹 见 湿 青 红 。雁 随 山 远 情 无 □,□与 天 穷 势 自 通 。尽 道 鲈 鱼 寒 不 食 ,□□祗 合 在 江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青红(qīng hóng)的意思:指色彩鲜艳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远情(yuǎn qíng)的意思:远离的感情。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注释
- 重来:再次回来。
卧綵虹:昔日的辉煌象征。
故国:过去的国家或故乡。
瓦砾:废墟中的碎石破砖。
新亭:新建的亭子,可能暗示时局变迁。
湿青红:被雨水打湿的红色和绿色,可能指战火后的痕迹。
雁随山远:大雁随山势远离。
势自通:形势自然通达。
鲈鱼:典故中代表思乡之情的鱼。
- 翻译
- 再次归来却发现一切成空,昔日的辉煌已不再有彩虹悬垂。
感叹故国只剩下废墟瓦砾,新亭边还残留着被雨水打湿的红色和绿色(暗指战火)。
大雁随着山势渐行渐远,情感似乎也随之消失,天地相接处,形势自然通达。
人们都说鲈鱼因寒冷而不愿被捕食,但此处只适合在江东之地生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感慨。开篇“重来”二字,暗示着重返旧地,却发现一切都已物非所主,成为空谈。这一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即时间流转与事物变迁。
接下来的“旧榜今无卧綵虹”,则是说过去的荣誉如同绚丽的彩虹,现在却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旧榜”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功绩或胜利,而“卧綵虹”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成就的辉煌与美丽。
第三句“故国平嗟□瓦砾”,诗人用“故国”来表达对昔日家园的怀念,“平嗟”则是感叹之情,透露出一种悲凉和无奈。诗中的“□瓦砾”指的是破败的墙基或瓦砾,这里寓意着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新亭犹见湿青红,是对比之语,尽管岁月流逝,自然界的某些景象依然如故,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静谧,背后隐藏的是历史的沧桑巨变。
“雁随山远情无□”中,“雁随山远”,形容大雁飞过远方的山脉,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对远去往事的情感缅绵,而“情无□”则是表达这种情感深邃且难以言说的复杂心境。
接下来的“□与天穷势自通”,诗人通过描写山川之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这里的“□”指代不明确,但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自己的情感。
“尽道鲈鱼寒不食”,此句通过描述鲈鱼在寒冷中不进食的现象,隐喻了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美好事物无动于衷的情形,或许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
最后,“□□祗合在江东”,这里“□”同样指代不明确,但结合诗意,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或精神状态的归宿。全句则表达了一种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某些东西都会最终汇聚到一起,找到它们自己的位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春闺怨
东风园林花草香,芳闺寂寞春昼长。
佳人独守情默默,银床锦被閒鸳鸯。
终朝倦绣拈针指,怕向花前听莺语。
唤回旧事千万端,杏脸蛾眉泪如雨。
玉郎去年辞家时,绿杨红杏娇春晖。
绿杨红杏色如旧,怅望玉郎犹未归。
一春鱼雁音书绝,雪肤消瘦千肠结。
断肠独立几黄昏,那更青山苦啼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