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老(zhǎng lǎo)的意思:长者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持律(chí lǜ)的意思:遵守法律,恪守规章制度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鸿飞(hóng fēi)的意思:形容大鸟飞翔或大事业腾飞。
眷属(juàn shǔ)的意思:指家属、亲属,特指军人的家人。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旅宿(lǚ sù)的意思:旅途中的住宿
律藏(lǜ cáng)的意思:指律法严明,法规严格执行。
摩顶(mó dǐng)的意思:指顶着头顶,形容极度疲劳或负担过重。
时流(shí liú)的意思:指时间如水流逝,意味着时间的流动和变化。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野旷(yě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广阔的原野或山野。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注释
- 已能:已经能够。
持律藏:掌握佛法律条。
复去:再次前往。
礼禅亭:禅修的亭子。
长老:年长的法师。
偏摩顶:特别为我摩顶祝福。
尚:崇尚。
诵经:诵读佛经。
独行:独自漫步。
寒野旷:寒冷的野外。
旅宿:住宿。
远山青:远方的青山。
眷属:亲朋好友。
空相望:只能远远望着。
鸿飞:大雁飞翔。
杳冥:消失在远方。
- 翻译
- 已经能够掌握佛法律条,再次前往禅修的亭子。
年长的法师特别为我摩顶祝福,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诵读佛经。
独自在寒冷的野外漫步,夜晚住宿在远方的青山边。
亲朋好友只能远远望着,大雁已经飞向远方,消失在天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志弥师)离开前往淮南的场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出行时的宁静与孤独。诗人皇甫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笔法,将送别之情转化为对自然美好瞬间的捕捉。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这里的“律”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藏”则是指经典或秘密知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僧人的身份和他即将离开的场所——一处供奉经典之地。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侣(长老)对志弥师行礼告别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僧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教仪式和学习经文的重要性。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诗人转而描绘志弥师离别后的孤独旅程,他在寒冷的原野上独自行走,最终在远处的青山中寻找夜宿之地。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了出家人的孤寂和无常。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弥师离别后与亲朋好友之间隔阂的感慨。这里的“眷属”指的是亲情关系,“空相望”则是说虽然彼此心存挂念,但只能在心中默默关注对方的情况。而“鸿飞已杳冥”则形象地比喻了志弥师离开后的遥远和不易再见,宛如大雁南飞,其去之远渺不可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功捕捉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遇九首·其六
冠盖何处客,凌云意气骄。
旦旦趋双阙,冲冲过渭桥。
金珂云外响,画烛月中烧。
缥缈行天路,升腾在玉霄。
如何区宇内,顿与人间遥。
长拂罗裳去,明光殿下朝。
一俯复一仰,荣多忧亦饶。
白发领边长,朱颜镜里凋。
岂知松桧下,幽人长寂寥。
万事淡无虑,恣卧时长谣。
浩荡天地间,孰问牺黄尧。
临风一清啸,胡为王子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