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喜雨写怀·其六》
《夏日喜雨写怀·其六》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兀坐清昼,悠然兴味嘉。

斜风断疏雨,远树障晴霞

鱼跃文藻,鸟啼惊落花

独怜双鬓短,笔砚老生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老生(lǎo shēng)的意思:老生是指戏曲演员中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前辈。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人。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晴霞(qíng xiá)的意思:指天空明朗,云彩散尽的景象。比喻事情顺利,前途光明。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文藻(wén zǎ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文采非常出色。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兴味(xìng wèi)的意思:兴趣、爱好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鱼跃(yú yuè)的意思:形容鱼儿跳跃出水,比喻人有出类拔萃之才能或突破困境之意志。

跃动(yuè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活跃、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明亮的屋内,心中充满了闲适与愉悦。微风轻拂,间或夹带着断续的细雨,远处的树木仿佛在阻挡着即将消散的晚霞。鱼儿在水中游动,激起层层波纹,如同装饰着花纹;鸟儿的啼鸣声,惊起了飘落的花瓣。诗人特别感慨于自己双鬓已短,岁月不饶人,但依然以笔墨为伴,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为王彦举题听雨轩图

山窗酒醒梦魂清,竹外松边点点鸣。

蒲涧寺前千尺瀑,都随黄叶作秋声。

(0)

立冬舟中即事·其二

我家溪上白柴扉,久别儿时旧钓矶。

兵后故庐悲茂草,梦中慈母念单衣。

千年汗竹何多错,万里浮萍未暂归。

伫立悲风挥血泪,此身元不为轻肥。

(0)

封川县次韵典簿牛士良

记取今年重九日,封川水驿挂帆过。

秋风岭外黄花少,暮雨尊前白发多。

起接野僧谈梵典,卧听溪子和蛮歌。

少游款段成何事,至竟男儿是伏波。

(0)

送思齐贤调浙东掾

浙水东边幕府开,扶桑朝景拖高台。

熊旗虎节层霄下,龙户缇人绝岛来。

碧海清时稀警报,金天爽气盛文材。

君行长笑金鳌顶,须有声名彻上台。

(0)

题李遂卿画二首·其二秋鹭霜荷

江风吹霜荷叶白,月出馀香动秋色。

湘姬越女不复来,鸳鸯翡翠无消息。

飞来属玉一双双,雪衣白于荷上霜。

更长迢递不成睡,望极飞鹓云外行。

开图漠漠秋光冷,念尔娉婷抱寒影。

五月花开江水平,飞起红云渺千顷。

(0)

驾幸狮子山应制

圣皇应天运,出以安民生。

拨乱反之正,仁敷臻泰宁。

十年天下一刬平,纪年定鼎开神京。

城西有山极奇峻,昂昂雄峙长江汀。

其山俨若狻猊形,百兽仰伏皆来庭。

江流其下赴朝宗,汹涌昕夕弗少停。

法驾时幸临,乃以观民风、体民情,匪为逸乐无事而空行。

峰峦虎兕奔,波浪虹霓腾。风帆烟舶,商旅互来往。

秧畴麦畛,农父方耘耕。

云霞舒卷芷杜青,森罗万象皆来呈。

重瞳顾盻值晴霁,谓此景界由天成。

用赐此山号狮子,昭示坚久无穷名,吁祥麟出㙐凤鸣。

四海为一家,于穆皇风清。肇造勤,礼乐兴。

顺游豫,恢纲纮。武多牙爪,文诚股肱。

登台陋汉高,思士发歌声。

乾道复何为,贻谋千万龄。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