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
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
怪生(guài shēng)的意思:形容非常奇怪、特别出色。
坏木(huài mù)的意思:指木头腐朽变质,失去原有的坚固和可用性。比喻人的品质或才能衰退。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龙夔(lóng ku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威严。
穷鸟(qióng niǎo)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的人。
驱石(qū shí)的意思:用力推动或驱赶石头,比喻排除障碍或克服困难。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食人(shí rén)的意思:吃人肉,指残忍凶恶的行为。
石肝(shí gān)的意思:形容人心肠冷酷无情,没有人情味。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至德(zhì dé)的意思:指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石交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哭石”为题,借石头的形象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诗人自比为困顿的鸟儿,栖息在腐朽的树枝上,形象地描绘出自己身处困境、无处可依的境况。接着,“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稳,暗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一句,直指社会的残酷与不公,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人用“驱石而鞭之”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与剥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接下来,“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生命,通过石头的变化来象征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扭曲。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石头与人类社会相联系,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两句,诗人将矛头指向了天地,认为是天地的不公导致了人间的苦难,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愤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最后,“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山川有至德,衣食人不知”四句,诗人通过对石头的哭诉,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呼唤。山川虽有至高的品德,却无法为人所知,隐喻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与人们对于美好品质的忽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哭石”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悲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