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潭倅张朝请行县言怀》
《和潭倅张朝请行县言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夹道麾动阴霾万里开。

霜迎威令肃,春逐马蹄来。

幽壑光初满,寒荄暖自回。

仰窥嵩华质,曾未施纤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荄(hán gāi)的意思:形容冷落、荒凉。

麾动(huī dòng)的意思:指旗帜挥动,引起动荡,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旌麾(jīng huī)的意思:指旗帜、军旗。也指旗帜飘扬,军队整齐列阵的景象。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嵩华(sōng huá)的意思:指嵩山和华山,泛指山岳之地。

威令(wēi lìng)的意思:威令指的是威严的令旨,即有权威的命令或指示。它表示权威的力量,能够使人心生敬畏。

纤埃(xiān āi)的意思:纤细的尘埃。形容非常细小微弱的东西。

阴霾(yīn mái)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气氛沉闷的状态。

幽壑(yōu hè)的意思:指深邃幽静的山谷或峡谷。

翻译
沿途旗帜飘扬,万里乌云散去。
严霜因威严而肃穆,春天随着马蹄声到来。
深谷中光芒初现,寒冷的草根也感受到暖意。
仰望嵩山华山的雄姿,它们从未沾染过丝毫尘埃。
注释
夹道:道路两旁。
旌麾:旗帜。
阴霾:乌云。
万里:广阔的天空。
霜:严霜。
威令:威严的命令。
肃:严肃。
春逐马蹄来:春天随着马蹄声接近。
幽壑:深谷。
光初满:光芒开始充满。
寒荄:寒冷的草根。
暖自回:感受到温暖。
嵩华质:嵩山、华山的山体。
曾未:从未。
施纤埃:沾染丝毫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夹道旌麾动,阴霾万里开。" 这两句以宏伟的气势写出了天气的转变,从阴霾到晴朗,展示了自然界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

接下来的"霜迎威令肃,春逐马蹄来。" 表现了季节交替的情景,霜雪在严峻的命令下消融,而春天则随着行人马蹄的移动而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更蕴含了时间流转和生命更新的哲理。

"幽壑光初满,寒荄暖自回。" 这两句写的是山谷中春意盎然的情景,阳光照耀下,原本寒冷的地方变得温暖起来,生机勃发。

最后,“仰窥嵩华质,曾未施纤埃。” 这两句则是诗人仰望高远的山峦,赞美其纯洁无暇,没有一丝尘埃。这里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在表达诗人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行旅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深沉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与纯净。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滕王阁次韵

滕王高阁楚江崖,此日来游夙愿谐。

远近山川供酒案,古今人物在诗牌。

乾坤有意留陈迹,岁月无情感壮怀。

欲借梅仙黄鹤去,五云深处拜尧阶。

(0)

送徐仲广归姑苏

醉坐春风棹,春波照眼明。

正当欣赏处,又惨别离情。

渺渺飞花远,萋萋芳草平。

少年怀璧去,有待价连城。

(0)

长至日题于至诚不息轩

殿角星疏报曙钟,乾乾无逸每忧农。

葭灰协律云占岁,粉絮翻阶雪应冬。

时对神明持敬念,日临兆庶用中庸。

愿言四海升平共,莫道尊安属九重。

(0)

步月至泉畔试茶

飞阁流云护碧纱,曲栏掩映竹阴斜。

巡檐步月敲奇句,坐石烹泉品贡茶。

乳液清逾花上露,春旗嫩展雨前芽。

水天一色明如昼,照见溪鱼戏浅沙。

(0)

赐大学士马齐

黄扉出入领朝簪,宿德耆英眷注深。

才是济川需作楫,功同望岁伫为霖。

常思国事如家事,益励臣心沃主心。

喜起明良传盛烈,薰风千载播瑶琴。

(0)

赐果郡王

花萼连枝夹帝京,英才挺秀信维城。

冲和自保穰穰福,恭谨无劳赫赫名。

同气一堂亲燕笑,推恩千祀佐休明。

更期永矢忠勤节,长看盘根应候荣。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