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康 秀 才 唐 /贾 岛 俱 为 落 第 年 ,相 识 落 花 前 。酒 泻 两 三 盏 ,诗 吟 十 数 篇 。行 岐 逢 塞 雨 ,嘶 马 上 津 船 。树 影 高 堂 下 ,回 时 应 有 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落第(luò dì)的意思:指考试或选拔中没有通过或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十数(shí shù)的意思:指十几个或几十个。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翻译
- 我们都在落第之年相遇,在落花飘散之前。
一起喝下两三杯酒,吟诵十几首诗篇。
行走在歧路时遇到边塞雨,骑马过津渡乘船。
树影洒在高堂之下,归程时应能听到蝉鸣。
- 注释
- 俱:都。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
相识:结识。
落花:凋谢的花朵,象征春天或美好时光的流逝。
两三盏:少量的酒。
诗吟:吟诵诗歌。
十数篇:十几首。
行岐:岔路口。
塞雨:边塞地区的雨。
津船:渡口的船只。
树影:树的影子。
高堂:高大的房屋。
回时:返回的时候。
应有:预料会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是在彼此都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的岁月里,落花往往象征着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这里的落花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比喻。"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写出了朋友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场景,表达了他们相聚时的情感交流和文学创作的热烈。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则描绘了一种离别的艰难旅途,岐山与塞雨共同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萧瑟的自然景象,而嘶马上津船则显示了主人公不畏艰难,仍旧在继续前行。这里的“送别”主题更加深刻。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这两句诗,则写出了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家园场景。树影投射在高堂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回时应有蝉”则预示着夏夜将至,蝉鸣声中充满了对归来的期待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更透露出一种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态度。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美丽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冒雨访盛凤翔城北寓居留饮春盘醉后有作
入春雨雪多,兼旬风簌簌。
枯坐兀无聊,蜡屐访城北。
登堂一笑迎,握手意可掬。
天寒泥留饮,是真来不速。
嗟我生寡欢,性僻难谐俗。
与君久缔交,淡然若兰菊。
遇合彼此同,牖下犹雌伏。
瞻顾名利场,无能共角逐。
笑彼冠盖多,其奈知食肉。
不如咬菜根,静对缥缃馥。
优游寝馈中,万卷丹黄读。
知足神自怡,朱颜为君祝。
至乐颇耐寻,何必求多福。
冲寒梅信芳,同上孤山麓。
二公诗.江南提督张忠武公国梁
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
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
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
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
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
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
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
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
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
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
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
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
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
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
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
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
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
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
《二公诗.江南提督张忠武公国梁》【清·蒋曰豫】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367c689d073d2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