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唐进士震》
《寄唐进士震》全文
明 / 王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我忆京华侣,经年若何

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

淡月回银烛,疏钟玉珂

青云如可及,倾盖相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玉珂(yù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仪表出众。

钟带(zhōng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响亮而悦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褒所作的《寄唐进士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时间分离后对家乡和物事变化的感受。

首句“我忆京华侣”,直接点明了主题——对京城友人的怀念。接下来,“经年意若何”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暗示了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见的关切与思念。

“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离家日久,乡愁渐淡,而外界事物却变得复杂多变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逐渐淡化,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月色朦胧,烛光摇曳,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伴随着玉珂(古代贵族出行时马匹上装饰的铃铛)的叮咚声。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最后,“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与友人重逢的期待。这里的“青云”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未来的希望,而“倾盖”则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两人偶然相遇,即刻交谈甚欢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相聚的乐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王褒
朝代:汉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

火榴齐吐。趁手亏光能却暑。云树迷离。

赤日当头总不知。残书数卷。展着桃笙消昼倦。

兴味萧疏。似幅滕王蛱蝶图。

(0)

南歌子

柳眼摇新绿,花颜发早红。桥边油壁易相逢。

那数繁华撩乱、大堤东。醉客清明酒,吹人上巳风。

几番清宴碧湖中。如今山居寂寞、与谁同。

(0)

汉宫春.秋日同姜如农给谏散步城隅欧阳公集有真州东园记此其遗址也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

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

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0)

眼儿媚.忆故园作

朝来沽酒典春衣。梅子雨初肥。

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

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

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

(0)

摸鱼儿.闻周青士有词纬之选寄之

喜瑶樽、细倾醽醁,苕溪已倦双桨。

寒崖紫雾濛濛地,鸿过影留疏幌。迟见访。

乍断箧书成,好对群山爽。情多自奖。

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

休孤赏,拟倩麻姑仙爪,挑动人间技痒。

名花不乏沉酣处,掩抑方堪寄想。空追怅。

似烛泪堂开,楚楚闻清响。秦欧既往。

仗象管吹香,惊回弱梦,身老钿筝上。

(0)

摸鱼儿.吴园次招集米山堂

展瑶笺、近寻稽阮,开襟长倚疏竹。

乾坤落落存芒屦,自信了无拘束。春不足。

最可惜芙蓉,千点埋浓绿。游踪待续。

看簟卷微波,堂深瘦影,清语漱寒玉。

高歌后,糟底梨花正熟。

更阑四照银烛,红尘旧梦浮云散,少壮去如飞镞。

闲是福。莫唤起龟年,重唱开元曲。新愁几斛。

只买断婵娟,携多凿落,相约卧空谷。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