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城曲·其一》
《石城曲·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

冶游石城下,闻名年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马(dà mǎ)的意思:指巨大的马,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庞大。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石城(shí chéng)的意思:石头建成的城堡,比喻坚固牢固的防御工事。

闻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远播。形容人或事物的名气非常大。

冶游(yě yóu)的意思:指人放荡不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一位冶游郎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出他的奢华与放纵。"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开篇即以“可怜”二字,带出一种怜悯与讽刺的情感色彩,暗示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批判。接着,“大马高缠騣”描绘了冶游郎乘坐豪华骏马的情景,马匹之高大与装饰之华丽,彰显了他的财富与地位。

“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和影响范围。石城,可能象征着繁华与诱惑之地,而冶游郎在这里的活动,不仅限于个人享受,还影响到了周围的年轻人,成为他们谈论与模仿的对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场景,也暗示了社会风气与价值观的某种扭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中某些人物的生活状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蕴含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卖镜

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0)

不寐

不梦华胥仍不醉,灯青室白自高眠。

频闻乾叶下空砌,遥认征鸿唳远天。

虑淡殊非同槁木,无营岂复在龆年。

回思扑漉红尘久,亏损工夫只自怜。

(0)

隐居

习静深山里,幽栖趣偪真。

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

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0)

落梅

鹿胎点点上轻裘,脑片飘飘入宝篝。

更向佳人妆额看,梅花到底也风流。

(0)

和早春酒家

丰姿越女更吴姬,一笑能令酒力微。

步月归来浑未醉,家人疑自剡溪归。

(0)

渔父四时曲.夏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