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未分窗外影,因风先送竹边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听书(tīng shū)的意思:
◎ 听书 tīngshū
[listen to storytelling] 听说书人说书
咱们不看戏,到茶馆里听书吧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竹边(zhú bi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竹子一样高洁无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夜晚聆听雪花飘落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独特韵味。首句“飘飘飞雪响檐楹”生动地描绘了雪花轻盈地飘落,与屋檐、门窗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卧听书堂欲二更”一句,点明了时间,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倾听外面的世界,时间仿佛也变得缓慢起来。
“映月未分窗外影,因风先送竹边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沉与静谧。雪花在月光下飘落,却难以分辨其具体的形状和轨迹;而微风吹过,竹林中的声音首先传入耳中,打破了寂静,又增添了几分生机。这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乍凝霜叶依林下,恍讶寒松绕涧鸣”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其他元素。霜叶在树下凝结,寒松在山涧间发出声响,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寒中也不曾消逝。
最后,“起坐披襟浑不寐,冰壶相对有馀清”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深深沉浸与感悟。他起身,解开衣襟,似乎想要与这清冷的夜色、洁白的雪花以及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不再入睡,而是继续在这份宁静与清雅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