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作齐鲁客,名同秦越人。
采苓山月晚,种杏江风新。
酡颜(tuó yán)的意思:脸色发红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狂疾(kuáng jí)的意思:
疯癫病。《国语·晋语九》:“今臣一旦为狂疾,而曰‘必赏女’,与余以狂疾赏也,不如亡!” 韦昭 注:“言战斗为凶事,犹人有狂易之疾相杀伤也。”《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融 復见 操 ,説 衡 狂疾,今求得自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 王俊民 ﹞得狂疾,於贡院中尝对一石碑呼叫不已。” 清 孙枝蔚 《旅兴》诗:“出词何怒嗔,君岂有狂疾?”
秦越(qín yuè)的意思:秦越指的是秦朝和越国之间的战争。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势力、地区或人之间的争斗。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自神(zì shén)的意思:指人自以为了不起或自命不凡,自我陶醉于自己的才能、成就或地位。
秦越人(qín yuè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态度矛盾,摇摆不定。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迈却风采依旧的老者形象。"十年仍一老,不改酡颜春",十年时光流逝,老人容颜未改,犹如春日微醺,透露出其生活的恬淡与内在的青春活力。"身作齐鲁客,名同秦越人",他游历过各地,身份跨越地域,显示出其人生的广博经历。
"采苓山月晚,种杏江风新",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山中采苓和江边新种杏树的场景,进一步刻画了老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独有清狂疾,饶君术自神",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有"清狂疾"(可能指某种情感或性格上的执拗),而老人的医术虽神,却未能治愈这唯一的"疾",暗示了人情世故中的独特个性。
整首诗赞美了老人的长寿与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反思,以及对老友独特个性的欣赏。王世贞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溪晚风力恬,波面澹凝碧。
停桡向林皋,系缆傍矶石。
烟汀隐幽草,香气飘几席。
隔水苍翠多,归鸟三两翼。
佳景不独赏,得士欣拱璧。
风前共展卷,露坐忘岸帻。
妙理自心悟,奇论惊出格。
吾道有骨肉,好善岂为癖。
明日衡山阳,惆怅江天夕。
我向京师为客久,寅月出门将及酉。
月明白露下庭柯,风振秋声在高柳。
松楸双壁云锁深,节物惊心几回首。
凌晨有客来扣门,怀椿寿萱卷在手。
乃是紫髯张步兵,索我题诗纪其后。
自云生孩七月父见遗,苦辛抚摩独有母。
寂寥煦沬三十春,儿颇成立母亦寿。
伶俜孤影曩到今,何怙吁天天知否。
泪痕不尽雨痕斑,号声迥出江声右。
反思白发倚门人,瓶罍相藉宜相守。
白鱼青笋足冬春,禄养色愉沗升斗。
负郭石田二顷馀,种秫年丰催酿酒。
半浇三尺坟上茅,半祝南山酌一卣。
遗书数卷不忍观,和胆一丸长在口。
闻君此语重叹嗟,几家堂上双黄耇。
君犹得陇失蜀悲,我似凡亡更何有。
《题张步兵怀椿寿萱卷》【明·黄相】我向京师为客久,寅月出门将及酉。月明白露下庭柯,风振秋声在高柳。松楸双壁云锁深,节物惊心几回首。凌晨有客来扣门,怀椿寿萱卷在手。乃是紫髯张步兵,索我题诗纪其后。自云生孩七月父见遗,苦辛抚摩独有母。寂寥煦沬三十春,儿颇成立母亦寿。伶俜孤影曩到今,何怙吁天天知否。泪痕不尽雨痕斑,号声迥出江声右。反思白发倚门人,瓶罍相藉宜相守。白鱼青笋足冬春,禄养色愉沗升斗。负郭石田二顷馀,种秫年丰催酿酒。半浇三尺坟上茅,半祝南山酌一卣。遗书数卷不忍观,和胆一丸长在口。闻君此语重叹嗟,几家堂上双黄耇。君犹得陇失蜀悲,我似凡亡更何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9667c6d2c66bc38112.html
近竹先生爱修竹,常在深林玩幽独。
恨不同生湘浦中,此身化作苍筤玉。
稚子才生锦苞束,凤梢未展烟霄绿。
可是谁收嶰谷枝,先生已入横吹曲。
秦娥一去几千年,两两随鸾向远天。
綵云落漠无消息,祇有遗恨与世传。
于今笋长摩霄汉,怀湘未识先生面。
月想云疑梦里魂,风号雨泣湘江岸。
波寒七泽烟光乱,洞庭瀰望君山断。
叹尔湘妃共此心,至今斑竹临江见。
我也同为失怙人,俱从少小作穷民。
九泉无路追英魄,千古常悲暗损神。
君不见申生不辩遭谗肉,伯俞泣杖何曾辱。
膝下宁为效死儿,人间不作无情物。
《怀湘歌》【明·左国玑】近竹先生爱修竹,常在深林玩幽独。恨不同生湘浦中,此身化作苍筤玉。稚子才生锦苞束,凤梢未展烟霄绿。可是谁收嶰谷枝,先生已入横吹曲。秦娥一去几千年,两两随鸾向远天。綵云落漠无消息,祇有遗恨与世传。于今笋长摩霄汉,怀湘未识先生面。月想云疑梦里魂,风号雨泣湘江岸。波寒七泽烟光乱,洞庭瀰望君山断。叹尔湘妃共此心,至今斑竹临江见。我也同为失怙人,俱从少小作穷民。九泉无路追英魄,千古常悲暗损神。君不见申生不辩遭谗肉,伯俞泣杖何曾辱。膝下宁为效死儿,人间不作无情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667c6d2c66c02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