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炉灰(lú huī)的意思:指炉灶上的灰烬,比喻已经熄灭或没有用处的东西。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入来(rù lái)的意思:指外来的人或事物进入。
僧门(sēng mén)的意思:僧门指佛教中的僧侣集体,也泛指寺庙及其周围的地区。在成语中,僧门常用来比喻某一特定群体或团体。
生台(shēng tái)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职位上获得了突出的成就或地位。
宿火(sù huǒ)的意思:指一直燃烧的火焰,比喻长久积蓄下来的怒气或仇恨。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柱础(zhù chǔ)的意思:柱础是指支持建筑物的基石,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寺庙中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僧的生活状态与环境氛围。
首句“日照西山雪”,以“日照”点明时间,以“西山雪”渲染出冬日清晨的寒冷与静谧,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老僧门始开”一句,将视线聚焦于主人公——老僧,通过“门始开”这一动作,暗示了老僧开始一天的活动,同时也透露出寺庙的清冷与孤独。
“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环境。冰冻的水瓶粘在柱础上,暗示了天气的严寒;而炉灰中“陷”着的宿火,则说明了火势微弱,也反映了老僧生活的简朴与节俭。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冬日的冷寂与老僧生活的朴素。
“童子病归去,鹿麋寒入来。”童子因病离开,鹿麋却在寒冷中走进寺庙,这一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寺庙作为避风港的角色。
最后,“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随着斋钟声的临近,树枝上的鸟儿纷纷飞落至寺庙的平台上。这不仅预示着僧人们即将开始的斋食仪式,也象征着自然界与寺庙生活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层次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冬日寺庙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更蕴含了对禅宗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万寿阁对月望岳
春月升首阳,照见希夷宅。
清光满关中,不与大河隔。
三峰吐灵气,缥缈越终夕。
仙掌金风寒,凉露下流腋。
谁倾东海水,洗此月上石。
竹柏茎稀微,淡墨绘虚白。
丹房发椒光,岩畔大星赤。
短松如老翁,散发苍龙脊。
仿佛玉女鬟,香云起盆坼。
欲归顾我影,我影布瑶席。
钟声忽飘堕,无人半天碧。
检藏书感赋·其四
欧风日东渐,学说竞趋新。
莘莘黉舍子,六籍谁复亲。
《法言》久覆瓿,《论语》可代薪。
迂儒不解事,矩薙守先民。
庄生尝窃笑,章甫适文身。
徒然抱残缺,终恐委灰尘。
祖龙恣焚坑,孔壁未尽湮。
吾观今日事,酷烈甚暴秦。
浮生无百年,遘此大化沦。
成毁何足道,掩卷潜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