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缠绵(chán mián)的意思:形容感情或音乐声音柔和、绵长、连绵不断。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络纬(luò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繁复杂。
绵络(mián luò)的意思:指事物联系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样子。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扰攘(rǎo rǎng)的意思:指喧闹、纷乱的样子。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讴吟(ōu yín)的意思:指唱歌吟诗,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
云月(yún yuè)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和月亮,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 鉴赏
这首《夏夜》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自省。
首联“旧读残书向几横,新阴邻木隔墙生”,开篇即以“旧读残书”与“新阴邻木”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新旧交替的意境。书页翻阅的痕迹与窗外新生的树荫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颔联“檐风草阁方孤坐,云月蕉窗度二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檐下的微风轻拂,草阁中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云月映照的蕉窗,时间悄然流逝至二更时分。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的敏感感知。
颈联“扰攘蚊䖟无一影,缠绵络纬有馀声”,将视角转向夏夜特有的生物——蚊虫与络纬(纺织娘)。尽管蚊虫扰攘,却在诗人眼中化为无形,唯有络纬的鸣叫声在耳边回荡,这不仅是对夏夜生物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象征。
尾联“讴吟自觉偷閒便,那比前贤挟胜情”,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闲暇的满足感,与古代贤者的豪情壮志形成对比。这里的“偷閒”并非贬义,而是指在繁忙中寻得的一丝宁静与自我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夏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夜独特体验的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