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疼医令灼艾戏成》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臂 疼 医 令 灼 艾 戏 成 宋 /郑 清 之 幻 体 当 如 泡 影 观 ,法 身 清 净 本 坚 完 。四 千 八 万 陀 罗 臂 ,艾 炷 教 君 何 处 安 。
- 翻译
- 看待一切如梦幻泡影,法身纯净本质坚固无缺。
拥有四千八万个手臂的佛像,香烟袅袅,你要何处安放呢?
- 注释
- 幻体: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如:如同。
泡影:短暂易逝的幻象,如水泡。
法身:佛教中指修行者的清净本性或佛的化身。
清净:没有杂质,纯洁。
坚完:坚固完整。
陀罗臂:佛教中的象征,形容佛像众多的手臂。
艾炷:点燃的艾草,此处指香火。
教:指示。
君:你,这里是对读者的称呼。
何处:哪里。
安:安置,放置。
-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虚幻和无常的认识。"幻体当如泡影观",意指人的身体如同梦幻泡影,短暂而易逝,暗示世间万物皆为虚幻。"法身清净本坚完",则强调内在的精神本质——法身(即真我或不朽的灵魂)是清净且永恒不变的。
接下来的"四千八万陀罗臂",陀罗臂在佛教中象征无数的手臂,这里可能象征着人生的繁复和复杂。诗人问及,面对这样的身体状况,即使有再多的手臂(可能暗指痛苦或困扰),"艾炷教君何处安",又怎能用艾草(古代医疗常用的一种热敷方法)来真正解决问题呢?这句诗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苦难无法简单治愈,唯有内心的清净和智慧才能应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医疗场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实相,以及如何超越世俗困扰,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郑清之作为南宋时期的官员,其诗作常常带有哲理思考,此诗也不例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