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柏 溪 岩 头 宋 /陈 著 晴 色 上 游 筇 ,西 行 二 里 中 。荠 花 黄 缬 地 ,麦 穗 白 潮 风 。纸 杵 鸣 山 屋 ,斋 钟 出 梵 宫 。归 途 须 傍 早 ,要 折 石 岩 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花黄(huā huáng)的意思:形容花朵绽放艳丽、色彩鲜艳。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麦穗(mài s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事物或人群。
山屋(shān wū)的意思:山屋是一个指山中的小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石岩(shí yán)的意思:指坚硬、坚固的岩石。比喻坚强、顽强不屈。
游筇(yóu qióng)的意思:指游走于山林之间,寻找高贵品德的人。
- 注释
- 晴色:明亮的阳光。
游:行走。
筇:竹杖。
西行:向西走。
荠花:荠菜花。
黄缬地:像黄色的丝织品铺开的地面。
麦穗:麦田的麦穗。
白潮风:白色的麦浪般的风。
纸杵:用纸制成的捣米工具。
鸣:发出声音。
山屋:山间的小屋。
斋钟:寺庙的斋戒钟声。
梵宫:佛寺。
归途:回家的路。
傍早:趁早。
石岩:岩石。
红:红色的。
- 翻译
- 阳光照亮了山路,我向上游走去,向西行进了两里左右。
满地的荠菜花像黄色的丝织地毯,麦田里的麦穗在微风中泛起白色的波浪。
山间的农舍传来捣米的纸杵声,寺庙的斋戒钟声从佛宫传出。
回家的路上要趁早,还要去折取石岩上那红色的花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柏溪岩头的情景。他手持筇杖,向西行进两里,沿途欣赏到一片金黄的荠花如锦绣般铺满大地,麦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白色的潮水。山间的农舍传来捣纸的声响,而远处的佛寺则传出宁静的斋钟声。诗人提醒自己,为了欣赏傍晚时分石岩的红霞,归程应趁早。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僧侣生活的宁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留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亚卿谒陵
短日寒无辉,阴云黯将雪。
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
至日诏分官,禋祀缀前列。
亦知非远行,始作三日别。
三日岂云多,我心如惨戚。
北风振高冈,仆子肤欲裂。
狐帽紫貂裘,檐肩鸣轧轧。
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
村肴与市沽,亦足慰疲薾。
归途雪正晴,峰峦互明灭。
琼林玉树枝,乃若为诗设。
山行亦诚劳,高兴滋逸发。
到家解行装,赠我有长札。
顾都宪竹间书屋
淮之水,去悠悠,君家正住淮水头。
宅边不种凡草木,修竹森森如立玉。
年深春雨长儿孙,遂使长淮比淇澳。
竹间有屋小如舟,积书之多如邺侯。
手开三径谁许到,只有二仲时从游。
我生好竹仍好书,何年归去山中居。
俯看书,仰看竹,家无一钱心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