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官(dì guān)的意思:指地方官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尊贵的人。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法坛(fǎ tán)的意思:法律的领域或舞台,也指法律界。
分羹(fēn gēng)的意思:分配利益或权力时,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
护法(hù fǎ)的意思:指维护法律、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行为。
老饕(lǎo tāo)的意思:指对美食非常讲究,有一定见识和品味的人。
面牲(miàn shēng)的意思:指面对困境或危险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盘餐(pán cān)的意思:形容吃饭过量或过度享受美食。
日分(rì fēn)的意思:指一天的时间分为两半,表示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属地(shǔ dì)的意思:指某一地区或领域属于特定的管理或归属。
头衔(tóu xián)的意思:指人的职位、地位或称号。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校籍(xiào jí)的意思:指人才的阶层和履历。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早计(zǎo jì)的意思:早有预谋或计划。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盂兰盆词十首(其六)》描绘了僧侣们在夏季斋戒期间的生活场景。首句“校籍头衔属地官”暗示了僧人可能担任着管理寺庙或教务的职务。夏日来临,僧众们开始准备简单的饮食,“众僧解夏具盘餐”,展现了僧人们遵守戒律,节制饮食的情景。
“一瓢此日分羹足”表达了僧人们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是极少的食物也能让他们感到满足。“千蹠生前下箸难”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世间的奢华与僧人的清贫对比,暗示出对世俗欲望的淡泊。
接下来的诗句“萧衍面牲终早计,冯驩鱼铗莫轻弹”引用典故,萧衍是南朝梁武帝,他重视佛教,此处暗指僧人应有长远的修行计划;冯驩是战国时孟尝君门客,弹铗表示贫困,这里告诫僧人不必过于忧虑物质匮乏。最后,“老饕欲破蔬茹例,多事瑜珈护法坛”表达了诗人对于打破常规、尝试素食的期待,以及对瑜伽修行者守护佛法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既赞美了僧侣们的清修生活,也寓含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佛法修行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方劭秘校
南浦柔条拂地垂,攀翻聊寄我西悲。
武昌官柳年年好,他日春风忆此时。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着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