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汉 高 祖 宋 /徐 钧 商 后 誓 师 因 毫 众 ,周 王 致 业 述 豳 风 。不 阶 尺 土 一 人 俩 ,谁 似 皮 冠 一 沛 公 。
- 翻译
- 商朝末年在亳地誓师,周王的基业源自豳地的传统。
没有凭借寸土江山,谁能像皮冠下的沛公那样独掌大权。
- 注释
- 商后:指商朝末年的君主。
誓师:集合军队,宣布战斗决心。
亳众:亳地的民众,指商朝的臣民。
周王:指周文王或周武王。
致业:建立事业。
述豳风:遵循豳地的风俗和传统。
阶:凭借,依靠。
尺土:极小的土地。
一人柄:独揽大权。
皮冠:古代的一种帽子,象征谦逊或平民身份。
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县而得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钧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汉高祖刘邦的颂扬。诗中通过描绘刘邦在商朝末年誓师起义于亳地,以及他在周王室衰微之际,凭借《豳风》中的智慧和策略建立基业的情景,强调了他不依靠任何既得利益,而是以平民身份崛起,最终成为一国之主的形象。
"商后誓师因亳众",暗示刘邦在秦末天下大乱时,效仿商汤伐夏的故事,聚集人民力量反抗暴政。“周王致业述豳风”则暗指他借鉴西周初期的治国理念,以《诗经·豳风》中的内容来指导国家治理。
"不阶尺土一人柄",表达了刘邦白手起家,凭借个人才智和民众支持,一步步掌握政权的过程,没有依赖任何家族或土地的背景。“谁似皮冠一沛公”,这里的“皮冠”是对刘邦的朴素形象的描绘,“沛公”是他的封号,诗人以此表达对刘邦朴素而深沉领导力的赞美,认为无人能及他的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刘邦的草根出身、智勇双全和开创基业的功绩,展现了他作为开国皇帝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职方周员外庐山笑台
周郎有旧隐,远在南山陲。
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
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当时骛高兴,益友相攀追。
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
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
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
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
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
虽云未投绂,良足纾烦疲。
余怀本丘壑,世路方絷羁。
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
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
汉将三首·其三
薄伐乃中谋,和亲非上策。
匈奴负汉恩,男儿喜边檄。
故岁出定襄,今年救张掖。
沙平落日黄,月迥遥峰白。
急击右地兵,连俘月支馘。
幕府省文书,家人非尺籍。
夜拔五岭旗,晨追六骡迹。
陛下焚谤书,孤臣勒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