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其三褒劝堂》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其三褒劝堂》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经传父子前后弓帛贲。

衣钵室中千古发潜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发潜(fā qián)的意思:指人才或潜力得到发掘和培养。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经传(jīng zhuà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流传,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经典著作或传统文化。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堂室(táng shì)的意思:指庄严宏伟的大厅或会堂。

易经(yì jīng)的意思: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也称为《周易》。它是一本关于卜筮和哲学的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翻译
《易经》传承着父子间的智慧
前后代之间如弓与帛般传递着深奥的知识
注释
传:传递,传授。
父子:指家族世代相传。
前后弓帛:比喻知识的连续和承继。
贲:这里指丰富、繁多的知识。
衣钵:原指僧侣的袈裟和饭碗,引申为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堂室:家庭或学术机构。
千古:千百年,长久。
发潜秘:揭示隐藏的奥秘,深入探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褒劝堂》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易经》中的传承理念为引,将学问和智慧比作父子相传的弓帛贲,象征着知识的连续性和世代积累。"衣钵堂室中"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学问在家族或学派内部的严谨传授,犹如珍贵的衣钵被珍藏于神圣的堂室之内。"千古发潜秘"则强调这些深奥的学问经过长时间的发掘和领悟,才得以揭示其内在的神秘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传承的尊重与推崇,以及对知识宝藏的珍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严谨态度和薪火相传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答禽语

提胡卢,提胡卢,借问牧童何处沽。

牧童遥指阴森处,杳杳孤村怎能去。

(0)

贺杨大尹升德庆州守

仙舟南海去,竹马峡山迎。

好雨知时下,凉风到处生。

砚山包肃庙,香浦隐之亭。

历览能追忆,低昂万古名。

(0)

示可大孙时方十一岁

冉冉浮光一掷梭,明年年并古甘罗。

诗书万卷翁能积,义理千层汝自磨。

块土谩堆终是塔,涓流不息自成河。

莫言幼小无加勉,少妇腾腾是阿婆。

(0)

潜避城中感事漫成

万里烟波一短蓬,白头闲卧海之东。

瞳瞳门外严冬日,细细榕阴盛夏风。

伏枕喜看眠已稳,出门深欲耳双聋。

闲来试检申屠传,从始雍容看到终。

(0)

宫词三首·其三

门径春风翳草芽,懒将心事弄铅华。

惊回午梦闲啼鸟,斜倚宫墙看落花。

(0)

宫词三首·其一

帘卷霞光日暮时,白羊何处响车儿。

自知离合皆天定,不用吴盐洒竹枝。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