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摇红荻涩,网挂白鱼馋。
家人同汎汎,十载一黄衫。
这首《烈山舟中》描绘了明末诗人戴重在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气息。
首句“江火烧茶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面的广阔与壮丽,仿佛江水如火般燃烧,映照着茶臼,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壮观的氛围。接着,“山云曳布帆”则转为细腻的描绘,山间的云雾轻柔地拖曳着船帆,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飘逸感。
“橹摇红荻涩,网挂白鱼馋”两句,通过橹摇动红荻的声响和渔网挂着新鲜白鱼的画面,展现了舟行江上的繁忙与收获的喜悦。红荻的“涩”字,既指红荻的质感,也暗示了舟行的艰辛,与后文的“馋”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淮麦炊难软,吴盐歠不咸”两句,通过淮麦难以煮熟和吴盐口感不咸的描述,反映了舟行途中生活的不易和对家乡食物的思念。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舟行的艰苦与对家乡的怀念巧妙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家人同汙汎,十载一黄衫”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舟行的生活中,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十年间,唯一不变的是那件象征身份或地位的“黄衫”,它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
整体而言,《烈山舟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舟行江上的独特体验,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人文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三年共住不相识,眉目横分鼻脩直。
狭路逢渠何所之,欲上凌霄峰顶立。
凌霄一峰插天高,馀峰起伏皆儿曹。
我曾眺目察秋毫,三千刹海空劳劳。
峰顶老人八十二,湛湛双眸映秋水。
戏笑怒骂謦欬声,总是吾家第一义。
老人问汝来何从,进前叉手宜当胸。
更看武步生清风,何愁老人无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