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昏月黑鸦不知,鼓声鼕鼕鸡报啼。
《晨鸦》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晨 鸦 宋 /梅 尧 臣 云 昏 月 黑 鸦 不 知 ,皷 声 冬 冬 鸡 报 啼 。睥 睨 未 辨 天 东 西 ,痴 雏 噪 舞 群 翅 低 。野 桑 叶 卷 风 凄 凄 ,浓 雾 不 起 寒 雨 迷 ,晨 鸦 却 归 巢 上 栖 。
- 翻译
- 夜色昏暗乌鸦迷茫,鼓声咚咚报晓鸡鸣。
仰望天空辨不清东西,呆傻的小鸟振翅低飞舞动。
野外桑叶在风中瑟瑟作响,浓厚的雾气中夹杂着寒雨让人迷失,清晨的乌鸦纷纷归巢安息。
- 注释
- 云昏月黑:形容夜晚天色阴沉,月亮和星星都看不清楚。
鸦不知:乌鸦因天黑而无法辨别方向。
鼓声鼕鼕:形容鼓声连续不断,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鸡报啼:公鸡打鸣,报知天亮。
睥睨:抬头看,这里指试图辨别方向。
东西:方位词,这里指分辨天的东边和西边。
痴雏:形容小鸟的天真无邪或愚钝。
噪舞:叫唤并舞蹈。
群翅低:一群小鸟翅膀低垂地飞翔。
野桑叶卷:野外的桑叶在风中卷曲。
风凄凄:形容风冷且凄凉。
浓雾:浓厚的雾气。
寒雨迷:寒冷的雨水使人视线模糊。
晨鸦:清晨的乌鸦。
归巢:回到自己的窝巢。
栖:停留,歇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通过暗淡的天色和鸦鸟的行为来展现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云昏月黑鸦不知",开篇便以乌云蔽日、月色不明的环境烘托出黎明前的昏暗,连乌鸦都难以分辨方向。"鼓声鼕鼕鸡报啼",远处的鸡鸣声打破了寂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睥睨未辨天东西",诗人观察到鸦鸟因光线不足而难以辨别方位,形象地写出早晨的朦胧。"痴雏噪舞群翅低",小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迷茫,纷纷振翅低飞,发出嘈杂的叫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野桑叶卷风凄凄,浓雾不起寒雨迷",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寒冷和湿气,野桑的叶子在冷风中颤抖,浓厚的雾气使得视线模糊,仿佛一场寒雨将至。
最后,"晨鸦却归巢上栖",随着天色渐明,晨鸦们纷纷回到它们的巢穴,结束了这幅清晨的静谧图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