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七翠蛟亭》全文
- 注释
- 寒涧:冰冷的山涧。
岂:怎能。
成:养成。
蛟:蛟龙。
流泉:流动的泉水。
非:不是。
翠:翠绿。
色缘:色彩源于。
映带:映衬。
得:获得。
意出:意境超脱于。
飞舞:飞翔或舞动。
无:没有。
风霆化:风云变幻。
自:自然地。
江海:江河大海。
会:汇合。
- 翻译
- 寒冷的山涧怎能养出蛟龙,流动的泉水也非碧绿如翡翠。
它的色彩源于四周映衬,意境超脱于飞舞之外。
虽然没有风云变幻的神奇,但它自然地融入江海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邓牧的作品,名为《九锁山十咏(其七)翠蛟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领悟。
“寒涧岂成蛟,流泉亦非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翠蛟亭周围环境的观察。这里的“寒涧”指的是清冷的溪流,“岂成蛟”则是说这种地方不易孕育出神异的蛟龙。而“流泉亦非翠”则表明连溪水也不见得呈现出翠绿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描绘了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特定事物出现条件的思考。
“色缘映带得,意出飞舞外。”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翠蛟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灵感。“色缘”指的是由景致而生的情思,“映带得”表达了这种情思如同光彩一般,映照在心中。而“意出飞舞外”则意味着诗人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飞扬。
最后两句“我虽无风霆化,自与江海会。”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受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或启示,但他的心灵却能自然而然地与广阔的江海相通。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翠蛟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梦
多情不在分明,绣窗日日花阴午。
依依云絮,溶溶香雪,觑他寻路。
一滴东风,怎生消得,翠苞红栩。
被疏钟敲断,流莺唤起,但长记、弓弯舞。
定是相思入骨,到如今、月痕同醉。
教人枉了,若还真个,匆匆如此。
全未惺松,缬纹生眼,胡床犹据。
算从前、总是无凭,待说与、如何寄。
游观山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閒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