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思堂》
《永思堂》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半点元无分外干,百年聊与鬓毛残。

民彝在我还谁泯,精卫何时到海乾。

罔极恩深天地在,人间此念古今难。

白头且与终身泪,大舜曾参后代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半点(bàn diǎn)的意思:一点也不;一点点也没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大舜(dà shùn)的意思:指一个人有德行,能够为民众做出贡献。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民彝(mín yí)的意思:和谐共处,民众团结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罔极(wǎng jí)的意思:毫无限度或极端地,形容极其严重或极端的情况。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鉴赏

这首诗《永思堂》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深厚亲情的感慨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望。

首联“半点元无分外干,百年聊与鬓毛残”,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亲情的无私与永恒。这里的“半点”和“分外干”强调了亲情的自然流露,不求回报;“百年”与“鬓毛残”则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颔联“民彝在我还谁泯,精卫何时到海乾”,运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民彝”出自《左传》,意指民众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还谁泯”表达了诗人对维护社会道德、传承家族荣誉的深切关注。第二个典故“精卫填海”源自《山海经》,象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责任与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

颈联“罔极恩深天地在,人间此念古今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亲情的深厚比作“天地”,强调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并指出这种情感在人世间是难以言喻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体现了亲情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尾联“白头且与终身泪,大舜曾参后代看”,以个人的白发苍苍和泪水,象征着对家族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待。这里引用了大舜和曾参的故事,寓意着对美德传承的重视,希望子孙能够继承先辈的优良品质,继续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永思堂》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社会责任以及美德传承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二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

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0)

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四首·其二

柏府瞻风裁,天家惜羽仪。

六经非驾说,三代是今时。

阙失应思补,灾祥或可移。

夜来有封事,默与鬼神期。

(0)

怀季弟敬叔

三岁不见汝,悲欢各一方。

书成仍契阔,梦觉每淋浪。

舐犊怀偏恶,鼓盆悲正长。

郊原风日满,怕上脊令冈。

(0)

送陈白沙归南海·其二

郁郁山下松,四时不改色。

盈盈道旁花,朝夕供采摘。

花好聚人看,春风亦易寒。

松高倚霄汉,劲节不可扳。

愿学山下松,用以养贞德。

毋学路旁花,一采不复得。

(0)

朝宗都宪闻予教庶吉士有诗见赠奉和·其二

芸馆初开二月天,诗邮来自柏台贤。

人才盛喜鹓成序,岁律忙惊燕寄椽。

学海有航思共济,经畬无本愧家传。

锦囊收拾珠玑在,佳话应留满集仙。

(0)

八日宴奉天殿与亨大祭酒廉伯学士联席

大廷开宴庆郊成,玉辇来临自武英。

拜注金罍先上寿,坐粘红纸预题名。

仗前舞戚天枢近,墀下鸣鞘午漏平。

同榜几人联席在,感时图报若为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