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晚眺南郊》
《清明晚眺南郊》全文
清 / 许传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犹欣客里风光,偶步晴郊引兴长

为访残碑薜荔无多荒冢壶觞

斜阳半塔含山紫,野色千畦送菜黄。

归道杜鹃不住,已青春草祠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归道(guī dào)的意思:指回归正道,回归正确的道路。

壶觞(hú shāng)的意思:壶觞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盛酒的壶和觞,比喻欢乐的宴会或者喜庆的场合。

荒冢(huāng zhǒng)的意思:指荒废的坟墓或荒芜的墓地。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兴长(xīng cháng)的意思:兴盛发展,不断壮大。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作者在南郊所见之景,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犹欣客里驻风光”,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却能欣赏到春日美景的欣喜之情。接着,“偶步晴郊引兴长”则展现了诗人漫步晴朗郊野时,兴致渐浓的情态。

“为访残碑除薜荔,无多荒冢奠壶觞”两句,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诗人特意去寻找残破的石碑,清除覆盖其上的藤蔓,以示敬意;同时,面对众多荒冢,他以酒祭奠,寄托哀思。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斜阳半塔含山紫,野色千畦送菜黄”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美丽景象:斜阳洒在半塔之上,山色显得格外深邃;广阔的田野中,菜地一片金黄,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最后,“归道杜鹃啼不住,已青春草许祠堂”表达了诗人归途中的感受。杜鹃鸟的啼叫似乎永不停歇,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已青春草许祠堂”一句,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连青草都为祭祀之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庄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生命深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许传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临封十咏颂方侯德政·其六

侯治吾封好,增光江与山。

雄图万里壮,鸿藻两京间。

力大批剸易,才长驾驭闲。

桑阴来驯雉,乐意每相关。

(0)

赠人新姬二首·其二

按拍坐君侧,珍珠一线长。

歌喉本鹦鹉,赢得作鸳鸯。

(0)

题荡云航二首·其一

列树如蒲驾小舠,枕流还爱结巢高。

科头夜夜眠银汉,洗耳时时入翠涛。

寒玉万条共把钓,绿烟千顷任停篙。

狂来拟沐咸池发,鼓枻谁能和楚骚。

(0)

咸阳八字行赠周图大刻玉

君不见咸阳八字今何有,半尺盘螭那得守。

荀卿弟子去人间,犹堪天遣生君手。

看君神与苍皇接,梦入虫文飞一蝶。

遂使刚刀切白泥,腕底□衡吹柳叶。

曲如结蚓垂如露,陆走龙蛇随意住。

朱章晰理射成虹,岣嵝之碑何足慕。

只今古意寥寥尔,石鼓无声卧烟里。

另儿一事如古人,顿令须眉皆可似。

况君锦心清且奇,新买蜀丝谁织之。

十年抱玉耻为泪,苦心镂与时人知。

我家相傍仙城曲,双荷叶底名交属。

意气相期郁片云,小技宁为丈夫勖。

宝君数画聊相赎,君兮古人君莫足。

(0)

溪上晚步

馀不城外石桥斜,不见清溪道士家。

惟听小姑閒唱曲,茜裙临水折梅花。

(0)

嬉春曲戏效香奁体四首·其二

暗接脂唇酒共甜,月明长恨捲珠帘。

香浮捧砚双云娜,花染弹筝十指尖。

柳带赠诗情自结,梨魂如梦醉同淹。

宜人赖有微微雾,避入深丛过短檐。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