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枝上语,犹向谷中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错认(cuò rèn)的意思:错误地认定或判断
方当(fāng dāng)的意思:表示正好、恰巧。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去日(qù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已逝,不再回来。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未完全展现其全部魅力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鸟啼鸣的景象和诗人对春意未足的感慨。
首句“亦知春十九”,以“十九”这一数字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只达到了十九分的春意,流露出一种期待与遗憾交织的情感。接着,“去日总堪思”表达了对过去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引出对当前春意未足状态的反思。
“欲问无穷意,方当未足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要探寻春天未完全展现的原因,却只能在未满足的状态中寻找答案,体现了对春天奥秘的探索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可怜枝上语,犹向谷中迷。”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鸟的啼鸣比作枝头的言语,既生动又富有诗意。然而,这些声音似乎在山谷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归宿,象征着春天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或不被理解。
最后,“错认烟风浅,频呼细雨吹。”这两句描绘了春日里常见的景象——轻柔的烟雾和微弱的细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细微变化的敏感观察,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某些特征可能被人们误读或忽视,需要更加细致地去感受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未足状态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春天独特魅力的欣赏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