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菊开应晚,园蔬摘欲霜。
一樽来共酌,数本坐犹芳。
柴馆始晴雨,荒筵及月凉。
愧非贤者室,带有德星光。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秋夕友人过饮》描绘了秋季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中,诗人赞赏菊花在秋寒中依然盛开,展现了其坚韧的品格,而园中的蔬菜也即将面临霜冻,暗示季节的变迁。友人来访,诗人提议举杯共饮,室内菊花的香气更添雅致。他们坐在简陋的柴房里,经历了雨后初晴,此刻的宴席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宁静。诗人感慨自己并非贤者之居,但仍能感受到道德的光辉,流露出谦逊和对美德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友情为背景,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崧高二王德,丰水数世仁。
一心千古脉,一气三才根。
人言通德门,封培知几春。
陵州不尽用,雍国非全神。
厥美钟在季,鲁殿岿然存。
谁知中兴主,流泽被子孙。
是用遗一老,为社稷万人。
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
自公镇西南,威声憺胡虏。
弃地遄归疆,馀民亦安土。
便当度双剑,建大将旗鼓。
进贤黜不衷,讨贰诛失伍。
增屯御骄卒,募耕实边圄。
堂堂当道卧,一勇销百侮。
愿公排群议,释我分外虑。
上流屹长城,却归辅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