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衔古寺秋,石路晚幽幽。
谷掩云移树,钟残月在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寺、石路、山谷、云雾、树木、钟声、月光、烟萝、露珠、风叶与泉水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
首句“山衔古寺秋”,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仿佛将古老的寺庙含于口中,秋色弥漫的景象,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又暗示了寺庙的悠久历史。接下来,“石路晚幽幽”则通过描述夜晚石路上的幽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神秘感。
“谷掩云移树”一句,运用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山谷中云雾缭绕,树木若隐若现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灵动与变化。“钟残月在楼”则通过钟声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静谧祥和的氛围。
后半部分“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继续深化画面,烟雾缭绕的藤蔓与露珠相映成趣,风吹动树叶,扰乱了泉水的流动,这些细节描绘出自然界中微妙而又和谐的共生关系。“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他在这片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往来于东西溪流之上,似乎在寻找着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魅力,更传达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