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高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yóutiānzhúlínggǎnguānyīnyuàn
sòng / shì

cánlǎomàibànhuángqiánshānhòushānlànglàng

nóngchuòlěifèikuāngbáixiānrénzàigāot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浪浪(l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行动不规律,没有目标或目的。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白衣仙人(bái yī xiān rén)的意思:指穿着白色衣服的仙人,比喻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注释
蚕:指家蚕,用于养蚕缫丝。
欲老:快要结束或老化。
麦半黄:麦子即将成熟,颜色变为黄色。
辍耒:停止耕田,耒是古代的一种农具。
女废筐:女子不再编织或捡拾。
白衣仙人:可能象征着尊贵或神秘的人物。
高堂:指房屋的上层,常用来指代尊贵的位置。
翻译
蚕快要老了,麦子也已半黄,前山后山的雨连绵不断。
农夫停止耕作,女子也放下篮筐,穿着白衣服的仙人坐在高堂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春日的景象。开篇“蚕欲老,麦半黄”两句,写出了时序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生长周期,即将结茧的蠶丝和半黄的麦子,表明春天已到中后期,万物生长正当其时。

接着,“前山后山雨浪浪”一句,则以动人的语言描绘出连绵不断的春雨给大地带来的滋润。雨水如波涛般覆盖了前方和后方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柔和而丰沛的氛围。

诗歌的下半段“农夫辍耒女废筐”写出了因为连绵春雨而暂时停歇劳作的情景。农民们放下了犁耙之事,女子们也搁置了编织竹筐的工作,展现出一种因雨水带来的短暂休憩。

最后,“白衣仙人在高堂”则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寄托。白衣者往往象征着清净无为,仙人则代表着超脱尘世。在这里,白衣仙人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置身于高堂之上,俯瞰着这片雨中春意盎然的山川,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雨中的景色与人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海珠台大门联

环海波澄,犀甲军排金鼓肃;

层宵月上,骊珠光射斗牛寒。

(0)

沈卞互嘲联

大雨沉沉,沈二缩头不出;

居官下下,卞三革顶而回。

(0)

赐山阴耆民王锡元兄弟联

五枝锦树荣今代;百秩仙筹萃一门。

(0)

集句联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

(0)

慈禧太后四旬万寿福州灯联

万类感慈祥,麟凤四郊皆效顺;

一人隆孝养,星辰五纬各联辉。

(0)

崔王互嘲联

王侍郎之儿,乃父侍郎,此为侍狗;

崔驸马之弟,乃兄驸马,此为驸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