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宫城(gōng chéng)的意思:宫殿和城墙,形容建筑宏伟壮丽。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交争(jiāo zhēng)的意思:指双方在争斗、竞争中激烈对抗和较量。
老慵(lǎo yōng)的意思:形容人老态龙钟,懒散无所事事。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秋燥(qiū zào)的意思:指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容易感到燥热的状态。
上宫(shàng gōng)的意思:指在官场上升到高位,担任重要职务。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雪唱(xuě chàng)的意思:指敌人的歌声或演出,暗示敌人的表面美好只是一层薄纱,背后隐藏着危险和陷阱。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中气(zhōng qì)的意思: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 注释
- 七月中气后:指农历七月十五日后,中气指夏至后的第二个节气。
金与火交争:象征秋季的金气与夏季的火气相较量。
白雪唱:指高雅的歌曲。
暑退:暑热消退。
清风生:清凉的风吹起。
碧树未摇落:碧绿的树叶还未掉落。
寒蝉:秋后的蝉,因其鸣声凄凉,故称寒蝉。
枕簟滑:簟,竹席。形容秋天夜晚枕席变凉。
秋燥:秋天的干燥气候。
疏受:人名,西汉时期的人物,此处代指年老的人。
刘桢:人名,三国时期文学家,此处可能指疾病缠身的人。
上宫城:宫殿之城,古代皇宫的别称。
- 翻译
- 七月过中气以后,金气(秋天)与火气(夏天)相互争夺。
一听高歌白雪(高雅的曲子),暑热消退清凉的风起。
碧绿的树木还未凋零,寒蝉开始悲伤地鸣叫。
夜晚凉爽枕席冰凉,秋天干燥衣物也轻盈。
疏受(人名)年老懒于出门,刘桢(人名)病体尚未痊愈。
何人能陪伴您醉饮,新月已升上宫城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凉爽夜晚的悠闲与孤独之情。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这两句以五行书法的笔触勾勒出初秋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提醒我们已经是夏末秋初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但阳热与清凉之间还在斗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这里“白雪”指的是唐代歌手白雪的美妙歌声,诗人听到这歌声,感觉炎热逐渐消散,而清新的秋风开始吹拂,这是对音乐之美和初秋气候变化的双重赞美。
接下来,“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这两句描绘了树木仍然郁郁葱葱,没有被秋风摇落,而寒蝉则开始发出哀伤的声音,表现出初秋的凉意和生命力与衰老的对比。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描述夜晚的凉爽,以及自己因为天气转凉而只需简单的衣物遮体,这些细节都透露出初秋的季节特点和个人生活情景。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不完全平静,接下来的“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不稳定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这里,“疏受”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姓氏,而“刘桢”则是另一位文人的名字,这里提及可能是在讨论共同的话题或相互之间的情谊。
最后,"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这两句以质疑的口吻,表达了诗人期待与谁共度这凉爽之夜,并且对即将到来的新月和皇宫城墙上的景象充满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