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文 曜 师 之 南 徐 宋 /梅 尧 臣 班 班 上 川 羽 ,薄 暮 未 安 巢 。扰 扰 方 外 士 ,岁 晏 游 远 郊 。正 值 风 霜 急 ,晚 冰 随 处 敲 。何 时 居 岩 下 ,都 把 尘 事 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班(bān bān)的意思:各自为政,互不相让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晏游(yàn yóu)的意思:指安逸自在地游玩、度日。
远郊(yuǎ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
正值(zhèng zhí)的意思:指正好、恰好、刚好的意思。
方外士(fāng wài shì)的意思:指离开尘世纷扰的人,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境界。
- 翻译
- 群鸟纷纷归山川,傍晚时分尚未安家。
忙碌的出家人四处奔波,年终之际游走在郊外。
正逢风霜猛烈之时,夜晚的冰凌敲击着路面。
不知何时能栖身岩下,彻底抛开尘世纷扰。
- 注释
- 班班:形容鸟儿众多。
川:河流。
薄暮:傍晚。
未安巢:尚未找到栖息之处。
扰扰:忙碌的样子。
方外士:出家人。
岁晏:年终。
远郊:郊外。
正值:恰逢。
风霜急:风霜猛烈。
晚冰:夜晚的冰凌。
何时:何时能。
居岩下:栖身于岩石之下。
都把:全部放下。
尘事:世俗之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班班归巢的鸟儿在傍晚时分仍未安定,象征着在外游走的士人面对年终之际,选择远离喧嚣,到远方郊野游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文曜师南徐之旅的想象,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形象地写出环境的寒冷和旅途的艰辛,而"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摆脱世俗烦恼,过上隐逸生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山水诗,体现了梅尧臣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社集香草亭赋箫
明月依然,玉人何处,画桥流水参差。
记短歌催酒,惜别年时。
休问笛家旧谱,寒食近、烟柳丝丝。
怜消受、分香手汗,浥润唇脂。孤飞。
野云迹渺,还一舸烟波,自和新词。
问岁寒叠鼓,春梦应迷。
何事潜蛟夜舞,歌慷慨、怀古增悲。
频吟弄、夫君未来,要眇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