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漫歌八曲·其三大回中》全文
- 翻译
- 樊水想要向东流去,大江却在此处向北奔涌。
樊山矗立在它们的南面,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水区域。
回水区内鱼儿自在游弋,吸引了很多钓鱼的小船。
我一时兴起想成为渔夫,但最终还是没有追求什么具体目标。
- 注释
- 樊水:指樊川的水流。
大江:泛指较大的河流。
北来:从北方向南流来后转向东。
樊山:地名,位于水流转弯处的南方。
当其南:正处于它们(指樊水和大江)的南面。
大回:水流回旋形成的广阔水域。
鱼好游:适合鱼类游动的良好环境。
钓舟:钓鱼的小船。
漫欲:随性地,一时兴起地。
作渔人:成为渔夫。
终焉:到最后,最终。
无所求: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或目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富饶的水乡风光,通过樊水、大江和樊山之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这两句开篇设定了地理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地域,让人联想到水流的曲折和变化。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樊山在樊水之南的地势,形成了一处开阔的水域——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这两句通过鱼儿的欢畅游弋和渔人频繁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这片水域的丰饶与活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愿意成为一个渔人,只为享受这宁静与自由,不再有其他追求。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