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歌八曲·其三大回中》
《漫歌八曲·其三大回中》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古风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好游,回中多钓舟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好游(hǎo yóu)的意思:指人生活悠闲、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回中(huí zhōng)的意思:回到中央,指恢复原位或恢复正常。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翻译
樊水想要向东流去,大江却在此处向北奔涌。
樊山矗立在它们的南面,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水区域。
回水区内鱼儿自在游弋,吸引了很多钓鱼的小船。
我一时兴起想成为渔夫,但最终还是没有追求什么具体目标。
注释
樊水:指樊川的水流。
大江:泛指较大的河流。
北来:从北方向南流来后转向东。
樊山:地名,位于水流转弯处的南方。
当其南:正处于它们(指樊水和大江)的南面。
大回:水流回旋形成的广阔水域。
鱼好游:适合鱼类游动的良好环境。
钓舟:钓鱼的小船。
漫欲:随性地,一时兴起地。
作渔人:成为渔夫。
终焉:到最后,最终。
无所求: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或目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富饶的水乡风光,通过樊水、大江和樊山之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这两句开篇设定了地理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地域,让人联想到水流的曲折和变化。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樊山在樊水之南的地势,形成了一处开阔的水域——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这两句通过鱼儿的欢畅游弋和渔人频繁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这片水域的丰饶与活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愿意成为一个渔人,只为享受这宁静与自由,不再有其他追求。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其三文杏馆

种杏白云间,因之葺茅宇。

莺声烟中曙,虎迹夜来雨。

(0)

追和唐询华亭十咏·其五秦皇驰道

秦皇混六合,荒诞殄厥修。

求仙望蓬莱,驱车乃东游。

道毙杂鲍鱼,腥风夕弥留。

徐福竟不还,何处营丹丘。

(0)

次韵呈愚庵禅师二首·其一

竹径初晴屐齿乾,忽闻仙佩下层峦。

多君有约同禅榻,老我无心整旧冠。

几局文犀敦宿好,数杯浮蚁接清欢。

别来湖水添新绿,应理丝纶坐钓滩。

(0)

灵泉翀举自有诗十八章留人间今止存五遂续之·其七

瑶草低云,苍松洒雪。何人举酒,酹我明月。

(0)

所见

何时结屋亦云根,隔水人家可辋川。

万仞云山凝晓碧,一弓风日弄秋妍。

虚名岂用传身后,侠气犹能累眼看。

料理寒香微雨外,已判萧散待流年。

(0)

送赵左丞之湖广省二首·其二

江空岁晚不堪愁,鹦鹉洲寒鬓欲秋。

留著梅花莫开尽,为公吹玉过南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