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奉答南山禅师二颂兼呈琦上人·其二》
《次韵奉答南山禅师二颂兼呈琦上人·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南山四至分明也,一日元来十二时

两个泥牛齐著力,矛头淅米剑头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两个(liǎng gè)的意思:既能兼顾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满足或利益。

矛头(máo tóu)的意思:指问题、矛盾、冲突等的主要方面或对象。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泥牛(ní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无能为力。

日元(rì y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价值很高,有很大的影响力。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四至(sì zhì)的意思:四周的范围或界限。

淅米(xī mǐ)的意思:形容声音细小、轻微。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元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本来的意思。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可能象征着时间或地点。
分明:清晰、明确。
一日:一天。
元来:原来,本来。
十二时:古代计时单位,每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两个:数量词。
泥牛:比喻辛勤劳动的人或事物。
齐著力:一起努力,共同用力。
矛头:矛的尖端,这里可能象征锐利的工作。
淅米:磨米,指粮食加工过程。
剑头炊:用剑头来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辛。
翻译
南山的四季界限分明,一天原本就有十二个时辰。
两个泥塑的牛一起用力,一个用来磨矛头,一个用来做剑炊做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奉答南山禅师二颂兼呈琦上人(其二)》中的片段。诗中以南山为背景,通过“南山四至分明也,一日元来十二时”这两句,描绘了南山时间划分的清晰,暗示出禅宗对于时间观念的精确把握。接下来的“两个泥牛齐著力,矛头淅米剑头炊”,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禅修者如牛般辛勤努力,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磨米做饭)视为修行的一部分,体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勤勉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禅师们的敬意,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敬谒考亭书院下作

斥逐遭时禁,忧勤淑世心。

沧洲半亩宅,吾道此山深。

俎豆严徽国,宫墙丽孔林。

迷津从伫问,烟水正沈沈。

(0)

次韵签顾子荣

摇落三秋木叶稀,暮云翘首思依依。

高城背日江流细,远市浮烟塔影微。

蒋径巳叨今雨洽,陶词休赋昨来非。

渐林不断鸾凰翼,始信人间德有辉。

(0)

送吴至大之安庆

牛渚风潮溯九华,知君五度泛仙槎。

三书可上新侯府,一榻能忘旧主家。

山势楚来还北拱,江流蜀下向东斜。

精忠为吊余公墓,好酹村醪荐水花。

(0)

不寐枕上忆刘子一首

残漏疏钟枕上惊,鸡声何处未分明。

空梁有月秋将晚,客舍无灯夜亦清。

风雨屡孤同榻兴,萍蓬难忘盍簪情。

布衾展转寒如水,多少思君梦不成。

(0)

味菜轩

筚门有高士,汪汪君子儒。

雅志尚清素,此心常泊如。

采采园中蔬,欣然读我书。

是中有真味,于以还其初。

嗟彼膏粱徒,邈哉天壤殊。

(0)

寄春曲

游丝不系白日坠,精卫难填东海平。

一点春心逐君去,柳花飞不到辽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