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逢楚节,仍赋楚情诗。
若有盈妾艾,榴花勿并持。
这首宋诗《酬张韩伯》是周师成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逢楚地传统节日时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首句“楚人逢楚节”点明了诗人身份和环境,接着“仍赋楚情诗”表达了对故乡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寄托。
“滴酒长江远”描绘出诗人借酒浇愁,望着远方的长江,感觉时间仿佛变得缓慢,加深了思乡的情绪。“思乡白日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白日漫长似乎是因为思乡心切。
“遥怜壮士腕,也系儿女丝”通过想象壮士手腕上的丝线,象征着家人的牵挂,即使身在异地,亲情之线仍然相连。“儿女丝”既指家庭纽带,也暗含对妻子儿女的思念。
最后两句“若有盈妾艾,榴花勿并持”以艾草和榴花为意象,表达诗人希望如果远方的妻子能收到这封信,就请她不要在端午节时同时佩戴艾草和榴花,因为这会让他更加想念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
心摇陇云下,身寄楚江头。
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
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
坐意湘西野客家,诗筒茶灶旧生涯。
痴云阁雨山腰重,老树冲波岸脚斜。
避缴冲芦怜雁阵,采花酿蜜厌蜂衙。
故溪幸可浮茅屋,归听崖翁响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