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州岁事十首·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韶州地区岁时节令的生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与官员的忧国情怀。
“露盘曾莫剪新蔬”,开篇以“露盘”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露水滋润下的蔬菜生长旺盛的景象,然而,“曾莫剪”三字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暗示着农夫们在艰难岁月中难以及时照料田间作物,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
“不耐时艰几上书”,紧承前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的另一面——官员。在“时艰”(艰难时刻)面前,官员们“几上书”,即在案头书写奏章,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忧虑。这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试图寻求解决之道的努力。
“借看未能天漠漠”,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在面对国家的困境时,诗人似乎在借阅天象,试图从自然现象中寻找启示或答案,但“未能天漠漠”的描述,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局限性,或许意味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并非易事。
“夜寒清漏绕宸居”,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至夜晚的皇宫,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清冷的钟声环绕着皇帝的居所,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皇帝生活的侧面描写,也是对整个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在国家面临困境之时,即使是最高统治者也无法独善其身,整个社会都在承受着时代的重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明朝韶州地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状态,以及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题岫禅师房
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
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
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