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四竹枝》
《杂曲歌辞·其四竹枝》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萧]韵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兰桡

凭寄狂夫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狂夫(kuáng fū)的意思:指行为狂妄、胡闹、不顾常理的人。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蜀客(shǔ kè)的意思:指来自川、蜀地区的人,也可泛指川、蜀地区的游客。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万里桥(wàn lǐ qiáo)的意思:形容友谊深厚,情谊长久。

日出三竿(rì chū sān gān)的意思:形容太阳刚升起时的高度,也用来形容人早起或者工作起得很早。

注释
日出:早晨太阳升起。
三竿:指时间,约早上七、八点钟。
春雾:春天的雾气。
消:消散。
江头:江边。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
驻:停留。
兰桡: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或船。
凭寄:托付。
狂夫:对亲人的昵称,这里可能指丈夫。
书一纸:写一封信。
家住:居住的地方。
成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万里桥:成都的一个著名地名。
翻译
太阳升起已过三竿,春雾渐渐散去
江边停靠着来自蜀地的游子,他们驾着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日出三竿春雾消"中的“三竿”是古人计量天空高度的一种方式,意思是太阳升高到相当于三竿(约合现在的四米)的高度时,春天的薄雾开始消散。这不仅表达了时间,也烘托出了一个明媚的早晨景象。"江头蜀客驻兰桡"则是说诗人在江边看到一位来自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旅客停留在有兰花的地方,兰桡可能指的是装饰华美的车盖。这两句交织出一个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情趣的画面。

"凭寄狂夫书一纸"中的“凭”字意味着依托或倾诉,而“狂夫”往往是古人用来自喻或者指代那些不随波逐流、性格豪放之士。这里诗人通过寄书一纸,传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交流。"家住成都万里桥"则点明了这位蜀客的家乡是在遥远的成都,而“万里桥”可能是实指某座桥梁,也可能是虚指成都的某个地名,或者只是表达距离的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点染,展现了古人旅途中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即事呈沧洲师·其二

刍牧艰难罪不辞,烟消日出秣陵时。

再生顶踵皆君赐,三黜功名是数奇。

归梦千山惊虎豹,家园八口客耘耔。

国恩未报身焉往,鶗鴂鸣残鬓欲丝。

(0)

游渊关白云寺

翠竹苍梧高百寻,虎溪径转六桥深。

穿云石磴晴犹湿,碍日松梢午亦阴。

坐对飞泉溅落叶,听残夕梵彻寒林。

津头谁是忘机者,柔橹轻舠晓夜心。

(0)

游甘露寺憩后山亭子望大江

铁塔高临铁瓮城,天风浩浩送江声。

古来文物南徐盛,眼底楼台北固横。

渔笛乱催新月上,海门遥束暮潮平。

风流七百年间事,何处茅庵认净名。

(0)

谒杜樊川祠

杏花村上草离离,古屋斜阳漾酒旗。

知己一人牛节度,风流绝代杜分司。

曾闻战论谙兵略,只为情多看水嬉。

自去骚坛无格调,瓣香低首拜灵祠。

(0)

谒敬亭张尚书祠·其二

丹垩山椒一径通,往来愁绝望鸡笼。

为辞簪绂江城隐,岂愿乡村伏腊同。

古树含烟平阁外,归帆送影夕阳中。

纷纷客舍争相识,今日临风尽老翁。

(0)

老马

东郊老骕骦,瘦骨自昂藏。

谁惜成功大,翻怜识路长。

空群思冀北,临阵怯沙场。

伏枥年年事,堪回烈士肠。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