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词·其十二》
《柳枝词·其十二》全文
清 / 顾太清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二月来生意含。无边花木待春三。

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来生(lái shēng)的意思:指来世、来世的生活。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桃符(táo fú)的意思:桃符是指道教中用桃木制作的符咒,用于驱邪辟邪、祛病延寿的道具。在成语中,桃符比喻有神奇力量的符咒或物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十二月来生意含",暗示了一年四季的更迭,生命在时间的流转中不断孕育和生长。"无边花木待春三",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一场盛宴的前奏,万物静候着春的召唤,展现出一种期待与喜悦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新年有象桃符换,天地多情柳色酣",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桃符换"是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象征着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而"天地多情柳色酣"则通过柳树的绿意盎然,表达了自然界对生命的热爱与深情。这里的"多情"二字,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寄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
顾太清

顾太清
朝代:清   字:梅仙   籍贯:满洲镶蓝旗   生辰:1799-1876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猜你喜欢

四色·其四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0)

四色·其三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

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0)

赋得慎罚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忽喜尚留情。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0)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0)

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其二

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

薄暮毁垣春雨里,残花犹发万年枝。

(0)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