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荷柄曲,擎雨柏枝垂。
临阶爱新竹,抽作碧参差。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四月(其二)》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首句“生意日无涯”展现了大自然生命力的无穷无尽,次句“乾坤自不知”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悄然无声。接下来,诗人以荷叶受风而弯曲,柏枝承载雨水低垂的形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细节。
“静坐观群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周遭世界的欣赏,而“聊行觅小诗”则透露出他漫步寻觅灵感,欲以诗歌记录这美好的瞬间。最后,“临阶爱新竹,抽作碧参差”描绘了诗人喜爱新竹的青翠,竹子的挺拔与参差不齐的形态,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景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
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
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
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
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
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
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孤怀与谁论,经冬复徂夏。
迟迟云中人,白龙不可迓。
燕石久什袭,藏之乃愈固。
千里想神驹,买骨期旦暮。
伯乐匪无衣,喷鸣应有数。
凤凰患朝饥,高飞且回顾。
爰念修竹花,结实岂终误。
我爱鹿门山,园林多蔓绿。
护彼霜雪侵,淹滞同流俗。
流俗安足依,蔓绿长芳菲。
山鸟去仍来,悠悠盼春归。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
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
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
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
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
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