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人(bì rén)的意思:指在墙壁上画人像,形象逼真生动。
佛寺(fó sì)的意思:佛寺是指佛教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非常宁静、安宁的地方。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解鞍(jiě ān)的意思:解下马鞍。
金刹(jīn shā)的意思: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也泛指佛寺。
麦秋(mài qiū)的意思:指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比喻事物到了成熟、收获的时候。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亭(shān tíng)的意思:山亭是指山上的亭子,比喻隐居的地方或独处的环境。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追欢(zhuī huān)的意思:追求快乐和欢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一位官员在山亭短暂休息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联“一年忽忽春将暮,下马山亭暂解鞍”以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山亭,以及人物的动作——下马解鞍,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晴日扑帘花气暖,晚风迎路麦秋寒”运用对比手法,前句写晴日之下的温暖花香,后句则描绘晚风中麦田的凉意,既表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颈联“青林佛寺明金刹,白壁人家近翠峦”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由山亭周边的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青林、佛寺、白壁、翠峦,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尾联“知是公馀来问俗,不因游衍事追欢”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并非纯粹的游玩,而是出于对民间生活的关心和了解,体现了官员的职责与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员在公务之余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秋五首·其三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
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
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
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
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谢湖州太守王成之给事送百花春糟蟹
乌衣巷里批敕手,整顿乾坤渠尽有。
天风吹入水精宫,一夜阳和遍花柳。
爱杀苕溪波底云,揉云酿出蒲萄春。
更挼百花作香尘,小槽溅破真珠痕。
一杯吸尽太湖月,郡斋忽念山中客。
远浇白首草玄人,伯雅仲雅俱清绝。
一介不肯遣长须,却遣郭索持尺书。
二执戈者争走趋,登彼糟丘劝腹腴,可怜郭索与陆谞。
不傍贵人热门户,却访诚斋老病翁,多谢苕溪贤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