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韩 平 原 宋 /华 岳 君 家 勋 业 在 盘 盂 ,莫 把 头 颅 问 钃 镂 。汉 地 不 埋 王 莽 骨 ,唐 天 难 庇 禄 山 躯 。不 随 召 奭 始 求 老 ,便 学 孔 明 终 托 孤 。十 庙 英 灵 俨 如 在 ,谩 于 宗 社 作 穿 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头(bǎ tóu)的意思:指领头、带头,具有领导、主导的意思。
穿窬(chuān yú)的意思:指透过墙壁、窗户等隔离物,可以看到或听到对方的言语或行动。
汉地(hàn dì)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的土地。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盘盂(pán yú)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衡,或者说事物不协调。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托孤(tuō gū)的意思:将孤儿托付给他人照顾。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俨如(yǎn rú)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庄重,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 注释
- 勋业:功绩,成就。
盘盂:古代盛物器具,比喻显赫的地位或成就。
钃镂: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比喻虚名或危险的追求。
王莽:西汉末年篡位的权臣。
禄山:唐代藩镇节度使,发动安史之乱的叛军首领。
召奭:召公奭,周初贤臣,曾劝诫周厉王勿奢侈。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托孤:临终前将孩子托付给他人。
十庙:古代天子的宗庙,象征国家。
穿窬:穿墙打洞的小偷,比喻篡权或背叛。
- 翻译
- 你的家族功绩如同盛在盘盂中的珍宝,不要轻易以性命为代价去追求虚名。
汉朝的土地不会埋葬篡位者王莽的遗骨,唐朝的天空也无法庇护叛臣安禄山的身体。
你不必效仿召公奭那样早早寻求养老,也不应像诸葛亮那样临终托孤。
国家的十座宗庙中英灵犹在,你却妄图窃取国家权力,如同盗贼一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上韩平原。诗中作者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钃镊。" 这两句通过比喻告诫读者,不应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因为即使家族有显赫的成就,也不应该因此而轻视生命安全。
"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 这两句则是历史的例证,指出即便是权势如王莽、禄山这样的人物,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变化无常的深刻认识。
"不随召奭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英雄人物晚年境遇的同情,通过历史上的召奭和诸葛亮,强调了即使是伟人,也难免会有孤独无援的一天。
"十庙英灵俨如在,谩于宗社作穿窬。"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先烈英魂的缅怀,他们虽然逝去,但精神仍旧存在,如同在人们心中开辟出一片空间。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反复提醒,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不朽、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先贤英烈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
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
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
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
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
正月六日雪
立春才十日,春事已交加。
政苦诗材窘,欣逢眼界赊。
漫天皆柳絮,何地是梅花。
无复青帘觅,敲门问酒家。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其一
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
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
爽气虽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