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子虡书言明春可归》
《得子虡书言明春可归》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yánmíngchūnguī
sòng / yóu

báishǒuxiāngbǎojuéwēijiālái

chūnyāngchūshuǐróusāng绿zhèngshìnóngshíwàngg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春秧(chūn yāng)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幼苗,也比喻年轻的人。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家父(jiā fù)的意思:指父亲或家长。

蕨薇(jué w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不起眼。

农时(nóng shí)的意思:农时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时节、季节。它是农民根据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

柔桑(róu sāng)的意思:形容人柔弱而坚韧,如同桑树一样能够屈曲而不折断。

时望(shí wàng)的意思:指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首相(shǒu xiàng)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指掌握实际权力的人。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翻译
年迈的伴侣相伴度日,只靠野菜充饥度日,我家世代如此稀少。
春天的稻秧从水中冒出,嫩绿的桑叶生机盎然,正是农忙时节,期盼你回家。
注释
白首相依:老夫妻相依为命。
饱蕨薇:以野菜蕨薇为食。
吾家:我家。
父子:父子关系。
古来稀:自古以来就很少见。
春秧:春天的稻秧。
出水:从水中生长出来。
柔桑绿:嫩绿的桑叶。
农时:农忙季节。
望汝归:期待你的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得子虡书言明春可归》中的一句。诗中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期待。"白首相依饱蕨薇"描绘了老父年迈,只能依靠野菜度日的生活,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吾家父子古来稀"则强调了家庭的孤独和传承的延续,暗示儿子在外的珍贵。"春秧出水柔桑绿"通过春天农田的景象,寄寓着农事繁忙和对儿子归来的期盼,希望他在适宜的农忙季节回家团聚。整句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家国情怀和亲情主题。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送张玉生南旋兼怀香岩

兵甲满天下,穷酸两广文。

云霞才结契,风雨又离群。

流水杳然去,秋声不可闻。

寒镫孤馆里,把盏一思君。

(0)

和华璞登天津望海楼元韵

相携王粲上楼头,大海冥濛汗漫游。

近日立身心自阔,浮天无岸水长流。

烟开鳌背云光净,风扇渔帆曙色收。

万里江河同一瞬,何须有感寄沙鸥。

(0)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六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

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

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0)

半山道中

斜日满篷背,新凉何处招。

山云间似鸟,闸水猛于潮。

岸曲深藏屋,林疏忽见桥。

停桡寻古寺,烦暑一时消。

(0)

太室东溪卢岩涧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0)

湖上送春·其二

钟声塔影夕阳间,云本无心石亦顽。

不管春来况春去,落花如雪掩禅关。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