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销口阻莫能应,醒来急命收残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国(bā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或国际间的友好关系或同盟关系。
编随(biān suí)的意思:编织的绳索随着旋转的车轮而转动,比喻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立场或行为。
蕃育(fān yù)的意思:繁荣发展,兴旺成长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惨酷(cǎn kù)的意思:形容残酷、凄惨、悲惨。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成文(c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邸第(dǐ dì)的意思:邸第指的是官员的住所或官邸。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回向(huí xiàng)的意思:指向佛、菩萨等神佛祈福或祝福,借助神佛的力量来达成某个目标。
老屋(lǎo wū)的意思:指年久失修的房屋,也比喻年老体衰的人。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罗列(luó liè)的意思:详细列举或陈述。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轻重(qīng zhòng)的意思:轻视和重视。形容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程度不同。
穷檐(qióng yán)的意思:指人穷困潦倒,生活贫苦。
日今(rì jīn)的意思:指当天或者当下的事物。
鼠窜(shǔ cuàn)的意思:形容鼠类迅速跳跃、窜动的样子,比喻人行动迅速、灵活。
书命(shū mìng)的意思:命运由书籍所决定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屠戮(tú lù)的意思:指残杀、大规模杀戮。
涂抹(tú mǒ)的意思:用手或工具抹上颜色、油墨等。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为书(wéi shū)的意思:为了书籍而努力、奋斗。
为生(wéi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辛勤工作。
相衡(xiāng héng)的意思:相互对比衡量,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劣。
沿流(yán liú)的意思: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或行动。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周回(zhōu huí)的意思:周围转回,形容事物循环不已。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曝书》,是清代诗人戴梓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六月六日这一天,为了防止书籍受潮而曝晒书籍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书籍比作需要照料的生命,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之情。
诗的开头“计日今为六月六,老屋迎旸成火域”描绘了夏日炎炎,阳光直射的情景,预示着即将进行的曝晒行动。接着“宫闺邸第及穷檐,晒衣自古沿流俗”点明了曝晒衣物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示了书籍与衣物一样,都需要在阳光下得到适当的照顾。
“我无馀衣可免劳,惟有残书十馀簏”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书籍的珍惜,即使没有多余的衣物可以晾晒,但还有十数簏的书籍需要处理。接下来“呼僮罗列向晴阶,纸故潮生蠹蕃育”描述了作者命令仆人将书籍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台阶上,防止书籍受潮,同时引出了书籍容易受到虫蛀的问题。
“揩踏涂抹不尽戕,万头鼠窜横屠戮”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在曝晒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害,如灰尘、污渍等。而“老倦时酣午梦中,梦蠹周回向余哭”则通过梦境进一步强化了书籍的脆弱性和作者的忧虑。
最后,“公为怜书命摊曝,不思书是我邦国。食斯饮斯居亦斯,个中天地成文族。公今为书不为生,轻重相衡情惨酷。神销口阻莫能应,醒来急命收残牍。吁嗟命重书自轻,万编随蠹谋其生。”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在保护书籍与日常生活的平衡中所面临的矛盾和痛苦。诗中强调了书籍对于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书籍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曝书》一诗通过对曝晒书籍这一日常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书籍的珍爱之情,以及在保护书籍与日常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