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竹斋·其一》
《挽竹斋·其一》全文
宋 / 真德秀   形式: 七言绝句

忆昔抠衣竹斋,竹声琴韵两相谐。

重来琴锁红尘满,寒雨萧萧滴藓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抠衣(kōu yī)的意思:指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得花钱或花时间。

琴韵(qín yùn)的意思:指音乐的美妙和悦耳的声音。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竹斋(zhú zhāi)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翻译
回忆往昔,我探访竹林中的书斋,竹叶声与琴音相互和谐。
再次归来,只见琴室已被红尘淹没,只有寒雨萧瑟地滴在青苔上。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抠衣:轻扣衣服,表示来访。
造:拜访。
竹斋:竹林中的书斋。
竹声:竹叶声。
琴韵:琴音。
两相谐:相互和谐。
重来:再次回来。
琴锁:琴室被封闭。
红尘:比喻世俗纷扰。
满:充满。
寒雨:冷雨。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滴:滴落。
藓苔: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真德秀所作的《挽竹斋(其一)》。诗人回忆起往昔来访竹斋的情景,那时竹林与琴音相互和谐,充满了宁静与雅致。然而,当他再次来到时,竹斋已被世俗的纷扰所占据,只有冷雨敲打在长满藓苔的地面,发出萧瑟之声,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昔日清静生活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红尘满”和“萧萧滴藓苔”的描绘,展现了竹斋从清幽到落寞的变化,富有深沉的情感内涵。

作者介绍
真德秀

真德秀
朝代:宋   号:西山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生辰: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猜你喜欢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其四

淮山掌教愧斯文,夜榻曾论肺腑亲。

湖海不知台阁事,升平草颂岂无人。

(0)

秋江独钓图·其二

桐江东望水滔滔,千古风流梦寐劳。

汉室中兴功莫比,云台未似钓台高。

(0)

题蔡琰归汉图·其三

銮车处处看春花,又过陈留董祀家。

不是戎王荒塞夜,夜深何事咽悲笳。

(0)

寄题兰室柳湖归隐图

挂冠归去祗看山,心寄孤岚野鹤间。

试数同时戎马客,几人投老似君闲。

(0)

围中怀方员外

作吏风尘际,常怀隐遁情。

偷闲频谒告,厌俗拟归耕。

月幌留宾卧,花宫请客行。

旧书空满箧,一览一沾缨。

(0)

题□翥画便面

垂钓乱蒲间,心将鸥鸟闲。

长竿不设饵,孤艇坐看山。

清晓乘流出,薄暮放歌还。

寄言同群者,所得匪□□。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