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山蹊险,来参国手仙。
两贤岂相厄,一著竟谁先。
这首诗《烂柯图》由明代诗人孙绪所作,通过描绘棋局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对围棋高深技艺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不畏山蹊险,来参国手仙”,开篇即以“不畏”二字展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表达出访求围棋高手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山蹊”既指登山的小路,也暗喻人生的艰难之路,“国手仙”则形象地描绘了围棋高手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颔联“两贤岂相厄,一著竟谁先”,转而探讨棋局中的智慧与策略。这里“两贤”指的是两位围棋高手,“相厄”意为相互竞争,但紧接着的“一著竟谁先”则暗示了在棋局中,胜负往往取决于那一瞬间的决策,体现了围棋艺术的微妙与复杂。
颈联“苔滑经微雨,松声应瀑泉”,将视线转向棋局之外的自然景色。通过“苔滑”与“微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湿润的氛围,而“松声应瀑泉”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林的声音,与远处瀑布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尾联“楸枰才半局,柯烂已多年”,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围棋历史的追溯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里,“楸枰”指的是围棋盘,“半局”意味着棋局尚未完成,“柯烂”则是指棋子已经腐朽,暗示了围棋艺术的悠久历史与棋手们对技艺的不懈追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围棋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烂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围棋艺术的魅力,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