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一》
《咏史·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良策马天弧亦直狼。

中夜北辰九野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

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辰(běi chén)的意思:北极星,也指方向和目标。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帝皇(dì huáng)的意思:帝皇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的尊称,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威严和有权势的人。

九野(jiǔ yě)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山势崎岖。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天弧(tiān hú)的意思:指天空中的弧形,比喻天体的运行轨迹。

王良(wáng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过人之处的人。

刑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受到法律惩罚而被迫改变姓名。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鉴赏

此诗《咏史(其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

首句“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以古代名相王良策马奔腾,与天上的弓箭指向凶猛的狼相对比,暗喻历史人物的壮志与挑战。接着“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描绘了深夜仰望北极星,广阔天地间一片迷茫的景象,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不确定与未知。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一句,回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反思,秦始皇自以为超越了前代帝王,但最终却未能避免历史的轮回。

“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则借用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指出即使最高统治者自以为万世基业,也难以预料来自底层民众的反抗力量,暗示历史的偶然性和人民力量的伟大。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将话题转向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商鞅,表达了对严苛法律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因改革而受苦民众的同情。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思权力、法律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顾炎武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题阙·其二

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

家中勤检校,衣食莫令偏。

(0)

普缘观眺次仲默

地僻柳条初绽,春深小桃未花。

草房凹口云散,荞麦山头日斜。

傍壑数椽僧舍,隔溪三老人家。

龙窟千寻俱水,苍波四望无涯。

(0)

湖村晚兴和陈确庵韵

芙蓉冰面落残红,尚有馀香逐岸风。

一片秋光描不得,翠禽时掠夕阳中。

(0)

秋塘

漫天积雾暗新池,蝉送残声过别枝。

一路荷香飘水殿,满盘珠落雨来时。

(0)

璞石席上作

十年不惯出家门,千里来逢故旧存。

正值江干春未晚,蒌蒿荻笋煮河豚。

(0)

黔阳舟中

黔阳春树碧云齐,万叠青山万曲溪。

久客不禁乡土思,半樯残月子规啼。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