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偶成》
《枕上偶成》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馆云寒枕簟清,隔窗残月不分明。

黄莺未醒人先醒,卧听枝头第一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黄莺(huáng yīng)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的女子。

山馆(shān guǎn)的意思:指山上的茅屋,比喻简陋的住所。

先醒(xiān xǐng)的意思:比喻事先有所警觉,提前预防或防备。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第一声(dì yī shēng)的意思:第一个声音,指最先发出的声音或最早的消息。

鉴赏

这首《枕上偶成》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清晨山中小馆中的一幅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

首句“山馆云寒枕簟清”,以“山馆”为背景,点明地点,同时通过“云寒”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时间可能是在清晨或傍晚,云雾缭绕之中,馆舍显得格外清幽。接着,“枕簟清”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凉,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凉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次句“隔窗残月不分明”,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隔窗”与“残月”的对比,展现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美。残月虽在窗外,却因距离和云雾的影响而不甚清晰,这种模糊的光影效果,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即将结束。

第三句“黄莺未醒人先醒”,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对比。黄莺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尚未被晨光唤醒,而人却已早早醒来,这既体现了人的勤劳与对自然的敏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卧听枝头第一声”,将诗人的注意力聚焦于黄莺的第一声啼鸣。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还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诗人通过倾听这第一声啼鸣,仿佛感受到了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综上所述,《枕上偶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清晨山中小馆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墨梅四首

化工着意作幽花,疑是来从阿母家。
寂寞沙村烟雨里,如看竹外一枝斜。

(0)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溪流触石转轻雷,境静身闲万虑灰。
西崦还寺青烟外,时听钟声度壑来。

(0)

寿沃令二首

山秀江清号浙西,气钟贤哲诞生时。
商朝月正垂三统,尧殿蓂荄见七枝。
此景聚冰藏北陆,有人眉寿等南箕。
教条宰邑郊驯雉,导引支床室有龟。
五百间闻乔岳降,八千遐历大椿期。
书生愿效封人祝,为捧黄金一屈卮。

(0)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0)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

烟岚云树两微茫,迁客西来正望乡。
若值秋风小摇落,只应无奈九回肠。

(0)

宿归仁寺三首

乔林众鸟集,暮气氛氲上。
好在三巴山,何时正相望。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