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盖人何吝,冲泥马屡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冲泥(chōng ní)的意思:指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阻碍,需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二陵(èr líng)的意思:指被人忘记或冷落的地方或人物。
旅客(lǚ kè)的意思:指旅行的人或乘坐交通工具旅行的人。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泥马(ní mǎ)的意思:指代“草泥马”,是互联网上的网络用语,用于代替脏话或者表达愤怒、不满等情绪。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桑林(sāng lín)的意思:桑树丛生的森林,比喻人口众多,人群拥挤。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沾足(zhān zú)的意思:指得到了某种好处或利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之处遭遇雨天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先,“已惬农人望,翻增旅客吟。”这两句巧妙地将农人的喜悦与旅客的愁思交织在一起。农人期待雨水滋润土地,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而旅客则因雨天出行不便而忧心忡忡。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群面对同一自然现象时的不同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百态的深刻洞察。
接着,“云来三辅密,雨过二陵深。”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雨势之大。云层密布,覆盖了广阔的区域,雨过之后,山陵之间积水更深,形象地表现了雨量之充沛。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假盖人何吝,冲泥马屡寻。”这两句聚焦于雨中的人与物。假盖,即遮雨的工具,但在雨天,人们却显得吝啬或犹豫不前,不愿使用。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多次寻找出路,生动地刻画了雨天出行的困难。这里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隐含了对社会中某些行为的反思。
最后,“近京沾足否,明主在桑林。”这两句转向对京城和君王的关注。诗人关心的是雨水是否能到达京城,滋润庄稼,供养百姓,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关怀,希望他能关注民生,治理有方。这种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江南秋晚图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
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
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
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拟古四十一首·其二十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