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梧桐》
《梧桐》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子熟无饥凤,枝枝坠露清。

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两叶(liǎng yè)的意思:指相似或相对的两个人或事物。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梧桐树在秋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子熟无饥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成熟的梧桐果实比作可以满足凤凰口腹之欲的食物,形象地表现了梧桐果实的丰富与诱人。同时,“无饥”二字也暗示了梧桐树在秋季为动物提供食物的重要性,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次句“枝枝坠露清”,描绘了梧桐树在清晨时分的情景。露珠在梧桐枝叶上晶莹剔透,清新的露水与枝叶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美好的瞬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后两句“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只有三两片梧桐叶,也能构成秋天特有的声音,即落叶的声音。这不仅强调了梧桐叶在秋季的重要角色,也暗示了自然界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季节更替的信息。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在秋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和季节变换的美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并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与和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示。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高士咏·庞德公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
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0)

高士咏·壶丘子

壶丘道为量,玄虚固难知。
季咸曜浅术,御寇初深疑。
至人忘祸福,感变靡定期。
太冲杳无朕,元化谁能知。

(0)

高士咏·高凤

吾观时人趣,矫迹务驰声。
独有高文通,讼田求翳名。
公车徒见累,爵禄非所荣。
隐身乐鱼钓,世网不可撄。

(0)

送卧云道士(一作鱼又玄,题云题柳公权书度

卧云道士来相辞,相辞倏忽何所之。
紫阁春深烟霭霭,东风花柳折枝枝。
药成酒熟有时节,寒食恐失松间期。
冥鸿一见伤弓翼,高飞展转心无疑。
满酌数杯酒,狂吟几首诗。
留不住,去不悲,醯鸡蜉蝣安得知。

(0)

题浩然观

灯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啸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0)

题赤松宫(今兰溪县之赤松山。王初平亦称赤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